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北京

借助AI技术构建取水监管智能闭环系统

北京取水监管迎“智”变

发表时间:2025-05-20
  □本报记者 郭媛媛
  在AI(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今天,AI在水务领域的创新融合也正掀起一场深刻变革。日前,北京市“智慧水务1.0”核心应用场景北京市取供用排与再生循环利用协同管理平台迎来新突破——取水模块完成新一轮迭代升级,搭载AI功能的全新版本正式上线运行。

  此次升级构建起“智能感知—动态分析—自动预警—精准处置”的取水监管智能闭环系统,有效破解了传统管理中数据滞后、监管被动等“最后一公里”难题,标志着北京市取水监管正式迈入智慧治理新阶段。

  “数据喂养+场景训练”夯实数据底座

  “要让AI真正融入水务领域,必须突破场景和数据两大关键环节。”北京市智慧水务发展研究院大数据应用研究所主管张小娟介绍。

  由于水务场景具有鲜明的专业特性,不能简单套用社会层面通用的AI模型,需要构建专业化的数据底座。“这一过程类似于婴儿的成长历程,我们要从最基础的能力培养开始,先是输入一些专业化的准确数据,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水务特色场景加以训练,让其慢慢能够去解决一些问题。”张小娟说。

  北京市水务部门近年来积极推动智能技术应用,目前已完成DeepSeek(深度求索)、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构建了具备文本对话、深度推理和图像识别能力的水务大模型体系。北京市取供用排与再生循环利用协同管理平台正是基于现有的水务大模型体系,构建起覆盖“取供用排”全链条的数据智能关联与动态分析平台,有效提升了水务的管理效能。当前,北京市水务部门已打通全市取水许可和机井台账,建立了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台账的关联关系,形成了“取供用排”一本账。

  智能识别模型提升监管效率

  借助AI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平台能够快速精准地处理各类取水信息,实现对北京市8 041个取水户、11 247个取水许可、48 720个取水口以及38 362个计量设施的实时动态数字化管理。市区两级可共用同一取水许可台账,并通过电脑端等三大智能终端,实现各级管理人员横向协同、市区户三级贯通的闭环管理。

  “我们基于取水业务规则,应用大数据协同分析技术,对海量水资源管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构建了取水监管问题智能识别模型,实现对各类问题的自动预警、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张小娟介绍。利用问题识别模型,系统可动态识别出疑似超许可取水、未关联证照机井、未按要求安装在线计量等问题。通过对发现的问题数据制定规则,能动态生成问题清单并自动推送给各区水务局。

  “以往需要定期挨个取水户走一遍,主要依靠现场去发现问题。即便是将全市所有取水许可对象分解到各区,也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取水管理科科长陈鹏表示,自从有了智慧化监管平台后,工作人员依据系统预警的问题清单,可实现精准定位、靶向治理,不仅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进一步减少了对管理对象的扰动,实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工作新模式,有效优化营商环境。

  人机交互打造优质水务服务

  “您好,您已经到了该填报水量的时候了,但是我们还没有收到您的数据,请您尽快通过‘京通’小程序填报……”日前,昌平区的刘先生接到一通来自AI虚拟座席的主动提醒电话,成功避免了处罚。

  “这是我们联合市智慧水务发展研究院共同开发的‘智慧外呼’功能,今年4月初正式上线运行。”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杨卓介绍,此功能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呼叫系统,可以帮助水务管理者主动触达取水户,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过去,我们的工作模式过多地聚焦监管。如今借助AI技术,我们正积极推动从‘重监管’向‘重服务’转型,让水务管理更加高效、便民。”杨卓说。

  北京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还将于6月底在“京通”客户端上线AI取水智能问答助手,该功能依托水务大模型技术,具备“自主问、自动查、智能答”三大特点,可为取水户提供个性化智能查询服务,实现从“人工咨询”到“人机对话”的服务升级,目前功能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智能问答助手上线后,将进一步减少人工咨询的重复性工作,为基层业务人员减负,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办事体验,提高市民满意度。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我们以AI技术为驱动,重构水务管理模式,实现了监管与服务的一体化融合创新。”杨卓介绍,通过智能化改造,将传统繁琐的取水监管流程升级为移动端智慧服务,依托实时数据动态优化,既大幅度提升了管理效能,又显著优化了用户体验。这一创新实践,成功构建了“管理即服务、服务即管理”的现代化治理新范式,实现了管理效能与服务品质的协同共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5月20日

作者:郭媛媛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