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润黄土 涓流惠民生
——甘肃省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
□通讯员 张燕茹
清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悦乐镇温台村村民李风华拧开自家院里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他提起一桶水,笑容在皱纹间荡漾:“这自来水水质好、水压稳定,用起来方便,再也不用拉水往水窖里储水了。”
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的庆阳农村已不鲜见。
在悦乐镇上堡子村自来水入户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现场,工人正在给农户家挖好的水井坑里装树脂闸阀井。据项目负责人赵忠山介绍,该项目于今年4月30日开工建设,总投资300多万元,预计今年6月中旬完成,建成后将解决205户农户自来水入户问题,保障1000余口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庆城县桐川镇九条湾村包世望家中,院落整洁,牛羊在圈中悠闲踱步,一派恬静祥和的景象。
“今年虽然旱情严重,但去年通了自来水后,供水稳定又方便,不用再为吃水发愁。”包世望拍了拍已封存的直饮水窖,笑着说,“现在既不用拉水,也不用储水,省心多了!”
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当地部分农村供水设施老化,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庆城县驿马镇驿马塬区农村供水原有机井设备陈旧,管线老化、供水保证率低,调节能力差,供需现状矛盾影响当地百姓生产生活。为切实提升驿马塬区供水保障能力,2024年庆城县决定启动实施驿马塬区安全饮水提质改造项目。
该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101.65万元,包含新建50立方米水塔3座、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闸阀井86座、铺设供水管线51.466公里及附属设施等。
“项目建成后,将关闭7个行政村共45眼机井,可有效缓解驿马塬区水源紧缺、供水不稳定、供水保证率不高等问题,实现黄河水向我县部分农村区域覆盖,可解决驿马镇4200户15000人的用水保障问题。”庆城县农村供水管理局副局长罗宝斌介绍。
为进一步压减农村直饮水窖规模,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兰州市将压减直饮水窖项目列为该市2025年为民办实事之一。据了解,项目计划总投资1587万元,建成后将压减永登、榆中、七里河等3个县区农村共515户直饮水窖。
在榆中县园子岔、龙泉等8乡镇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现场,挖掘机来回作业,数名工人正弯腰在坑道中铺设供水管道,一派繁忙景象。
甘肃水务榆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杜伟介绍:“该工程依托已建千吨万人、千人工程管网,对居住集中且具备条件的农户进行入户,对居住分散且入户困难的农户修建集中供水房,解决直饮水窖问题。项目总投资1436.03万元,于今年4月4日开工,争取今年8月底整体完工,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园子岔乡、龙泉乡等8个乡镇25个村423户1521人直饮水窖问题。”
据了解,榆中县于2024年10月制定了《榆中县压减直饮水窖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到2026年6月底全面完成1867户6767人直饮水窖压减工作。此外,榆中县自2024年以来持续开展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三年行动,重点通过工程措施解决偏远山区群众饮水保障问题,2024年实施了4项巩固提升工程,今年将重点实施园子岔、龙泉等8乡镇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以及新营镇饮水和供水工程。
“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城乡供水一体化范围,同时全面完成直饮水窖压减工作,提高我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偏远山区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榆中县水务局副局长孙乾林说。
截至2024年年底,榆中县共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68处,供水人口36.68万人;农村分散供水工程3172处,供水人口1.21万人。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4.8%,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70.94%,集中供水率96.8%。
近年来,甘肃省始终把解决农村群众吃水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持续发力。以“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为重点,分区分类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最大限度扩大集中供水范围,压减分散工程用水户,消除直饮水窖水人口。
“四年来,我省已累计完成投资68.58亿元,实施479处农村水源保障工程和提升改造工程,科学构建起以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为补充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3%,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65%。”甘肃省水利厅农村供水处处长贾珺奎说。
下一步,甘肃省水利厅将按照规划目标,持续采用“建大、并中、减小”等方式,着重做好分散供水工程压减,力争到2025年年底,压减分散供水工程3.18万处、覆盖14.56万人,其中消除直饮水窖水人口2.03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66%,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推动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5月28日
作者:张燕茹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