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广西

严阵以待保安澜

——广西水利系统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发表时间:2025-05-22

  □本报记者 骆远柱

  据预测,今年汛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状况总体一般到偏差,极端性气候事件偏多,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的暴雨洪涝灾害可能性较大,部分地区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以上洪水,山洪灾害可能多发频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的局面。

  广西严阵以待,提前谋划,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织密备汛安全网,打好防汛主动仗,全力筑牢抵御水旱灾害坚固防线。

  下好先手棋 把握主动权

  5月16日上午,融安县水利局与浮石镇政府工作人员,来到六寮村开展河道沟渠巡护,检查预警预报设备,并向群众发放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画册。

  六寮村地形复杂,地势落差较大,为山洪易发区。融安县时刻紧盯山洪防御的群测群防工作,持续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并组织人员对村里的河道和沟渠进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

  “以前,我们这里山洪沟很窄,淤泥又多。遇到突发山洪,洪水时常淹进村民家里。”六寮村党总支书记何博强说。2022年融安县安排28万元实施了山洪沟治理工程,开展渠道修复,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我们定期组织深入乡村、社区、学校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并定期开展演练,提升应急抢险能力。”融安县水利局副局长林勇说。

  融安县搭建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集成自动雨量站、水位站等设备,利用先进技术实时采集传输数据。当监测的降雨量或水位达到预警值时就会触发预警,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无线广播等多渠道覆盖相关部门及群众。

  近年来,广西持续推进山洪灾害防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建设,强化重点区域隐患排查,落实山洪预警“叫醒叫应”机制,牢牢把握主动权。

  汛前,广西召开专题会议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隐患排查,累计排查山洪灾害隐患区2.06万个,发现隐患点5406个。

  以防汛实战演练为抓手,广西组织水库水电站和山洪灾害防御重点地区,开展应急演练或桌面推演,模拟夜间、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山洪灾害防御,全力提升实战能力。据悉,2025年广西水利部门开展各类培训2500场次,开展水库、山洪等模拟演练超5000次;及时更新完善全自治区近6万名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信息,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水工程险情信息报送,以防御措施的确定性应对洪涝灾害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广西在山洪危险区和山洪影响区设置1万多个雨量自动监测站,建成山洪灾害“四预”平台,通过不断强化的靶向预警,进一步打通山洪灾害防御“最后一公里”。

  全面排查整改 消除风险隐患

  “水位263.98米,库容415万立方米。”5月15日8时,小雨天气,华山水库工作人员李明强上报完当日水位库容等信息后,便开始了巡查工作,仔细排查水库建筑物和设施是否有裂缝、变形、渗水管涌、塌陷等情况。

  进入汛期,李明强每天早中晚开展三次巡查,遇到降雨量大、水位高的情况,还要加大巡查力度和范围,甚至每几分钟就要巡查一次。

  华山水库位于广西永福县北部洛清江支流西河上游,库容1356万立方米,对于保障区域水安全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意义重大。

  “华山水库组建防汛值班办公室,成立防汛抢险专家组和一支由60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完善了汛期调度方案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抓实抓细防汛工程措施。”华山水库管理处主任黄庆华介绍。

  目前,华山水库已经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大坝安全监测,持续做好机电设施设备和通信设施的维护和试运行,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

  消除风险隐患是确保安全度汛的关键。今年以来,广西水利部门组织14个检查组深入各市,全面排查水库水电站、闸坝、堤防等安全隐患,发现问题308个,已将问题清单以“一市一单”反馈各有关市水利局,责成有关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逐一现场核实、立行立改。同时,组织对324个有度汛任务的在建水利工程开展安全度汛检查,发现问题100个,并于4月20日前全部完成整改。

  去冬今春,广西加快推进水利工程设施水毁修复,355个水毁修复项目及时完工,水工程防洪能力持续提升。

  精准监测预警 筑牢安全防线

  5月15日,走进永福水文中心站会商室,“智慧大屏”映入眼帘,只需轻点鼠标,河道水情、雨情等各类水文信息便一目了然。

  “通过水情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可以实时掌控上下游水量情况,从而精准预测、预报、预警。”永福县水文中心站站长赵童告诉记者,以前测流靠人工,现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手段极大缩短了数据获取的时间,为防汛抗洪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争取了工作主动。

  受强降雨影响,今年4月20日10时50分,洛清江支流西河出现超警0.37米的洪水,为广西今年首场超警洪水。得益于永福水文中心站提前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西河下游3公里处的西江市场提前两小时组织人员和物资转移,有效避免了损失。

  防汛是与时间的赛跑。近年来,广西水文研发了基于水文大数据的洪水预警预报业务系统云平台,实现全自治区600余站24小时不间断自动预报,为高效开展洪水预警预报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过大江大河水文监测工程等项目建设,广西进一步织密水文站网体系,水文测站总数由“十三五”时期末的5032处提升至5740处,初步构成了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现大江大河和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全覆盖。

  与此同时,广西智慧水文服务系统“一张网+一张图+一朵云+千人千面”建设完成,实现水情预报、洪水预警及生态流量预警自动报送,服务信息第一时间报送至相关人员,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三年利用及时准确的洪水预警信息,开展科学调度及防汛抢险,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超92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周光华表示,广西将认真制定并实施好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方案,科学统筹汛期工程建设,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并做好后续建设准备。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5月22日

作者:骆远柱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