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市:打好“组合拳” 供水有保障
□本报通讯员 于明 陈双飞 许军民
“管网改造后,供水压力稳定了,水质也明显改善,村民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日前,在湖南省祁阳市大村甸镇,吉安村村支书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祁阳市通过打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分散供水标准化整改、补充水源工程建设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破解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难题,全市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速推进
祁阳市整合专项债券及社会资本近10亿元,加快推进北部、中东部、中西部三大片区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大幅度提升。
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大村甸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6.1万立方米,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北部片区近34万居民的饮水问题,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目标。
针对部分区域供水不稳定的情况,祁阳市今年启动了对大村甸水厂管网系统的升级改造,同步开展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正在建设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潘市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惠及中东部片区14万居民。目前,工程已完成厂房基建及5公里供水主管道、42公里支线管道的铺设工作,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投用。
水源互补让供水更有保障
日前,黎家坪水厂补充水源——老屋冲河坝水源修复工程顺利竣工,为黎家坪镇4万余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黎家坪水厂作为大村甸水厂的二级供水工程,曾因供水管网距离长、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存在较大停水风险。为此,祁阳市水利局今年8月投入专项资金20余万元,实施老屋冲河坝水源修复工程,通过开闸冲刷、淤泥转运等措施,共清理坝前淤泥6万余立方米,不仅增加了水源储量,还显著改善了水质。
“开学在即,我最担心的就是停水问题。现在有了湘江和老屋冲河坝双水源保障,终于可以放心了。”位于祁阳市第四中学旁的清北公寓负责人说。
黎家坪水厂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老屋冲河坝不仅确保了4万余人的供水安全,每年还可节约水厂运行成本约80万元。祁阳市还计划在大村甸水厂覆盖区域建设文明铺补充水源工程,在潘市水厂覆盖区域建设石洞源补充水源工程,全面提升全市供水保障能力。
台账化管理解决供水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祁阳市已高质量完成28处供水工程的维修改造,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这一成果,得益于祁阳市创新探索的“政府主导+财政奖补+部门督导+镇村实施”工作机制,对农村供水工程突出问题实行台账化管理。
白水镇东川村供水系统已持续运行十余年,服务人口1200余人。今年春节后,村民反映自来水出现杂质。祁阳市水利局饮水事务中心迅速响应,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实地勘察,精准锁定问题症结并高效完成整改。
下马渡镇元家庙村鸟啼冲片区长期面临水源不足、管网老化等用水难题。今年,该村抓住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契机,在祁阳市水利局支持下,历时两个月完成近7公里的管网改造,成功将优质水源引至鸟啼冲片区,彻底解决了6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祁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金权表示:“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我们将全力以赴打好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战’,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6日
责任编辑:孟京 校对:王瑜 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