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吉林

“智”理河湖 “吉”水长清

发表时间:2025-10-21

  □记者 边境 郭吉丽

  松辽平原,水脉蜿蜒,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近年来,吉林省以河湖长制为牵引、以智慧化建设为支撑的河湖管护革命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水生态面貌。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吉林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管护网络,推动河湖治理从传统人防向现代技防深化,从单一分治向系统协同跃升,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注入了强劲动能。

  智慧赋能,治水有了“千里眼”

  走进抚松县水利局,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全县重点河段的水位、流速、雨量数据实时跳动,82处高清视频监控点如同千里眼全天候守护着河湖健康。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调取任意河段的实时画面,实现水位、视频等设备监测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

  过去巡河全靠两条腿,记录靠纸笔,遇到问题层层上报,效率低下。抚松县水利局河湖管理科负责人徐勤琴感慨道,如今,通过智慧平台,我们实现数据采集智能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慧化、决策科学化的建设目标工作效率提升数倍。

  这套信息化系统是吉林省智慧河湖建设的缩影实现了河湖状况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水位、雨量等基础数据,还能自动识别河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相关责任人。系统模块的安装将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建成联动机制,构建起工程管控一张图”。

  汛期时,我们通过视频监控就能发现河道是否存在行洪障碍问题如果有,立即线上调度属地乡镇处置,确保了河道行洪无阻碍,工作快捷、安全。徐勤琴介绍,平台的运用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发现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河湖管理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责任到人,筑牢水源保护责任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二道松江河面上,抚松县泉阳镇的河湖长已经带着巡河记录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沿着河岸仔细勘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影响水质的隐患。问题不解决不离河是当地河湖长的工作信条,也是吉林省河湖长制落实落细的真实写照。

  为守护好矿泉水水源地这一命脉工程,抚松县构建起立体化责任体系:县级河长带领水利、环保等部门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将河道四乱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人人认领责任河段,把流域治理成效纳入年度述职考核内容;村、社区河长熟悉每处河湾的水文特征,第一时间发现排污隐患。

  在泉阳泉水源地核心区,创新的双河长+企业河长制度展现出独特价值。吉林森工集团负责人作为企业河长,不仅负责厂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水质监测,还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用于上游生态修复。这种政企协同的命运共同体模式,打破了传统治理中企业排污、政府治理的对立局面,实现了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

  去年冬季,我们在巡河时发现一处输水管道保温层破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完成抢修,避免了潜在的水源污染风险。企业河长表示,这种深度参与让企业更加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湿地净化,谱写水质提升蝶变曲

  伊通河畔,连片的人工湿地芦苇摇曳、荷花绽放,飞鸟嬉戏其间。这里曾是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终点站,如今成了生态净化的起点站。伊通满族自治县创新实施左右岸人工湿地群建设工程,通过湿地深度净化引领水质蝶变,打造了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的典范。

  湿地公园运行了五年五年来的持续治理与监测,通过11个净化池处理三大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显著提升至Ⅲ类标准,流入伊通河,周边环境与植被得到明显改善。伊通河管护中心副主任刘达指着湿地介绍,通过栽植荷花、睡莲、芦苇、菖蒲等净化植物6万余株,构建多级生态过滤带,湿地日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量约2.9万吨,年净化污水超200万吨。

  技术创新是湿地净化效果显著的关键。左岸伊溪湿地示范引领,建成11处人工湖,水域面积达16.5公顷;右岸湿地创新应用表流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专门处理伊通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基质过滤等多重作用,深度去除氮、磷及有机物。

  湿地建设与防洪工程同步推进。伊通满族自治县投入10.2亿元实施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超10.7公里,加高培厚堤防、新建护岸,构建起完整的防洪体系。同时,湿地内融入满族文化元素,栽植乔灌木7万余株(丛)、地被花卉29万平方米,配套休闲广场、运动场地及慢行系统,形成15公顷滨水绿化景观和130公顷观光水面。

  湿地公园不仅改善了水质,还成了鸟类天堂。伊通河管护中心环卫队长张强说,现在这里栖息着苍鹭、野鸭等七八十种鸟类,每天吸引上万游客,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平时没事就和朋友、同学来湿地公园,欣赏荷花、野餐聊天,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家住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居民郝玉芝道出了当地百姓的心声。

  吉林的河湖治理,既重技术创新,更重机制协同。四长协作机制有效联动水利、环保、林业、住建等部门力量,形成了问题快速发现、及时移交、精准处置的工作闭环。这种跨部门协作机制打破了行政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随着智慧河湖建设的深入推进,吉林正推动河湖治理从单一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升级,河湖管护网络将越织越密,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每条河流都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10月21日

作者:边境 郭吉丽
责任编辑:王瑜 校对:王子月 张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