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辽宁

投入—治理—增地—交易—收益—再投入—再治理

治理用心 循环出新

——全国首单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系列报道之二

发表时间:2025-02-11
  □本报记者 迟诚
  瑞雪兆丰年。乙巳蛇年春节前,辽宁省抚顺县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雪花覆盖在新翻的土地上,孕育着新一年的丰收。
  无人机的镜头里,一条宽3至5米的新增耕地,犹如丝带蜿蜒数十公里。抚顺县水务局局长马龙江感慨万千:“新增耕地是侵蚀沟治理工程的延伸与拓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增添了底气。”
  从治理到增地:意外惊喜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工程不仅保护了现有耕地,曾经无法耕种的土地通过治理还变成了新的耕地。”马龙江介绍, 抚顺县通过沟道整形、削坡整治、沟道防护等措施,对部分沟段涉及的空闲地、裸地等未利用地进行系统治理,改造出一片全新的耕地。
  顺着马龙江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治理后的沟道两侧有一片带状新地,崭新的土壤经过起垄、翻耕后,肥沃富有光泽。
  对抚顺侵蚀沟治理而言,保护耕地是基本功能,新增耕地则称得上是意外惊喜。什么样的耕地才算新增耕地?怎样认定?有什么样的标准?
  记者了解到,新增耕地的数量认定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从2025年起,新增耕地的质量验收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耿良国介绍,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判定补充耕地是否满足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否适合可持续耕种,评价内容包括有机质、有效土层厚度、水源保障条件、土壤环境质量等。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就视为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不通过,该耕地则不能纳入补充耕地。
  抚顺县以海浪乡作为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试点项目区,经过多部门的严格核定验收,确认项目区治理后的发展沟变成稳定沟,沟道两侧非耕地部分变为稳定地类,新增土地具备耕种条件。经核算,2024年海浪乡31条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60亩。
  杨木村是海浪乡2024年侵蚀沟治理后新增耕地最多的村,合计新增耕地12亩。“按照亩产粮食1600斤来计算,我们村能新增粮食产能1.72万斤。”杨木村党支部书记温希久难掩喜悦之情。
  2024年,抚顺县共治理侵蚀沟295条,估算全县新增耕地390亩,新增粮食产量62.4万斤。
  从增地到交易:好上加好
  耕地多了,粮食产量高了,老百姓腰包鼓了!如果还能纳入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进行交易,那更是好上加好。
  辽宁省水利厅2024年将抚顺县作为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试点县,并建立省市县三级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全过程、各环节指导支持抚顺县推动相关工作。
  面对这项全国尚无先例的创新工作,马龙江深知这是一次创造历史的过程。在毫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抚顺县水务局上下一心,广泛凝聚合力,推动建立“纵向延伸,横向合作”的工作机制。
  1月10日,全国首单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在抚顺县签约,交易海浪乡新增耕地16.7亩,交易金额167万元。
  窗外大雪纷飞,回忆起半个多月前的那场交易,马龙江打开了话匣子,为记者详细解读交易过程的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水务局组织各部门及专家对侵蚀沟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确定各种地类在治理后变得稳定,具备可开发新增耕地的必要条件。
  其次,联合自然资源部门进行现场实测,筛选可产生新增耕地图斑,明确侵蚀沟治理工程产生的新增耕地可以作为占补平衡指标入库,并完成入库前期工作,使耕地具备耕种条件。
  随后,组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对新增耕地进行入库验收,完成入库资料上传。
  最后,抚顺县政府促成新增耕地指标与购买方有效对接,双方协商一致,完成交易。
  “我们力争每一步规范有序、有依有据,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马龙江说。
  从交易到收益:反哺水保
  抚顺县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金额16.7万元,这笔收益将如何使用?
  “抚顺全县还有600多条尚未治理的侵蚀沟要尽快启动治理工作,已经治理的侵蚀沟工程也需要后续维护。”站在治理后的沟道两侧,马龙江指着只有1尺多高的紫穗槐说,比如这去年才种下的植物,还需要两三年的生长期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益。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抚顺县决定这笔交易收益由抚顺县政府统筹安排使用,其中80%用于水土保持工程及乡村振兴建设,20%用于水土保持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
  “侵蚀沟治理工程关系到乡亲们的切身利益,大家都老爱惜了!”海浪乡党支部书记吴庆鹏介绍,目前已经完工的侵蚀沟治理工程已按照就近原则,将管护任务分段分配到各村小组,将由县里统筹分配管护资金。
  “这将极大调动地方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也为水土保持工程持续发挥效益提供有力保障。”马龙江认为,这样的分配方式既体现出水土保持工程“谁使用、谁管护”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也创新建立了“投入—治理—增地—交易—收益—再投入—再治理”的水土保持投入循环机制。
  辽宁省水利事务服务中心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孙树成认为,这项投入循环机制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资金投入的“两手发力”和自我循环,保障了治理工作的可持续性,有助于不断巩固和扩大水土保持成果。
  “全国首单交易开辟了侵蚀沟治理投入循环机制新路径,成为水利部门加快侵蚀沟治理、保护黑土地的一项创新举措。”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生态建设处处长冯伟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2月11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