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内蒙古

大河复苏的北疆力量

——内蒙古大力推动西辽河干流全线贯通

发表时间:2025-04-15
  □本报记者 王曼玉 李建国 通讯员 何开心 李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4月10日,断流27年的西辽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过流,标志着西辽河生态复苏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股奔涌的生命之水并非自然水流,而是水利部通过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实施的生态补水。自2020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下,在水利部和松辽水利委员会的指导下,持续开展生态调度,坚持系统治理、完善机制、创新方式、落实措施,为西辽河的全线贯通注入了北疆力量。

  谋定目标,科学调度,让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2025年,锚定“全力实现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的目标,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统筹多水源调度、多部门协同,会同通辽市、赤峰市及相关旗县、乡镇、企业、水管单位多方联动,先后出台春季水量调度预案、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及干流全线过流分工方案等,为水资源调度提供了坚实保障。

  3月4日,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下达的2025年第1次西辽河水量调度令,2025年度春季水资源调度工作正式启动。根据指令,大石门水库、东台子水库以每秒13立方米的流量向下游泄水,引乌入通工程则以每秒1立方米的流量向通辽城区河道补水。

  调度启动后,自治区水利厅及时分析研判水情、冰情及水头行进情况,根据河道实际过流能力优化调度流量,确保水流不漫不散、水头不减不断。

  随着水库水流下泄,干涸的河道逐渐被浸润,水头向着通辽市区一路奔涌。沿线捷报频传:“西辽河干流水头与通辽城区既有水面连接”“老哈河红山水库以下河段实现全线水流贯通”“西辽河干流水头成功抵达西辽河干流孝庄河汇入口”……好消息振奋人心,沿线群众追着水头前行,见证着每一个重要时刻。

  “从我记事起,河道里就一直没有水。”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村民江红涛激动地说,他生长在西辽河边,第一次看到西辽河过水。

  “此次调度以水库蓄水为调度主力,巧妙利用春季冰雪消融、农业灌溉尚未开始、河道冻土未化的有利时机,采取‘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的策略,水头历经38天与下游既有水体汇合,顺利实现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目标。”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运行管理监督处处长王顺介绍。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首次将老哈河及红山水库纳入调度范围,联合西辽河干流及西拉木伦河等主要支流实行统一调度,协同4座水库、8座枢纽、引乌入通工程和3个污水处理厂开展联合调度,累计下泄生态水量2.59亿立方米,充分释放了有限水资源的巨大效能。

  在水资源短缺的西辽河地区,如何确保河道持续过流?“量水而行”是关键途径。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及通辽市、赤峰市将节水作为恢复河流健康生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流域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显著增强。量水而行,久久为功,西辽河两岸人民正为母亲河复苏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把脉水情,精准监测,让水流的腾挪饱含智慧的力量

  调水的精准性离不开水文监测的支撑。作为“尖兵”和“耳目”,水文职工为西辽河“把脉”,为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近年西辽河调水工作的复盘总结,我们基本掌握西辽河内蒙古段各测站过流的规律。这些经验为开展本次调水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技术人员朱钦博介绍。

  今年春季调水前,自治区水利厅编制《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2025—2026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和《2025年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春季水量调度预案》,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印发水文监测方案,为科学监测提供依据。

  面对“全线过流”的攻坚目标,自治区水文部门构建动态监测战线,强化31处基本水文站和1处专用水文站数据测报,增设14处临时监测断面,开展应急水情测报。组织赤峰、通辽分中心成立5支应急监测队伍,呼伦贝尔等4个分中心随时待命支援。加密监测频次,每日从8时至20时每两小时测报一次雨水情信息。水文职工用昼夜不息的监测编织起安全网,以精准预测校准水流前行轨迹,让每一次水流的腾挪都饱含智慧的分量。

  精准调度离不开科技赋能,调度前期,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运用先进的水文模型和数据分析技术,科学计算出水库可调度水量、河道槽蓄水量、区间支流融冰量等各项数据,并通过二维水动力模型预测水头行进位置,累计编制报送水量调度日报近800期、周报70余期。水文职工用数据见证历史,用智慧守护母亲河生命复苏,践行着“把脉江河”的使命担当。

  机制护航,清堵破卡,确保过流水源一路畅行

  西辽河流域多为沙质河床,漏损率高,河道破损、主槽萎缩,沿线片林、围堤、砂坑等问题严重阻滞水头行进。

  如何为远道而来的宝贵水源“清槽开路”?内蒙古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通辽市、赤峰市各级河湖长加强组织领导,依法开展“清槽行动”,实施河道疏浚治理,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全力推动全线过流目标。

  相关地市迅速落实。赤峰市投入人员690人次、施工车辆460台次,开展老哈河赤峰段应急疏浚;通辽市投入人员2832人次、施工车辆1864台次,完成老哈河通辽段及西辽河干流河道应急疏浚。调度关键期,松辽委和通辽市组织机械24小时连续作业,对新立屯以下阻水点河段进行疏浚。

  通过共同努力,在水头到达前,完成了老哈河红山水库至海流图段152公里和通辽市苏家堡枢纽以下245公里河道的应急疏浚,清理阻水点367处,有效保障了河道顺利过流。

  当通辽城区的老人们再次听见久违的流水声,当孩童沿着复流的河道细数新萌的蒲苇,当牧民在过流的河道边虔诚祈祷,西辽河的复苏成为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此次西辽河干流全线贯通,不仅是水流的奔腾,更是生态复苏的号角。”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厅长生效友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及各有关单位将持续发力、巩固调度成果,让西辽河持续滋养沿岸大地。

  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需要久久为功。随着各项复苏措施持续落地,西辽河这条承载着文明记忆、寄托着沿岸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河流,正重新焕发生机,未来也必将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绿色答卷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15日

作者:王曼玉 李建国 何开心 李耀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