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红寺堡区加快沟道治理和生态修复
红寺堡区红柳沟沟道治理施工现场
□记者 孟砚岷
连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红柳沟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项目及沟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抢抓进度,科学调度,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奋战在施工一线,全力推进项目有序建设。
红柳沟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小罗山西侧,贯穿于红寺堡区境内,红柳沟红寺堡段全长86公里,流域面积91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过境段10公里,是居民最为集中、生态区位最为重要的段落。此次河道防洪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3875.58万元,生态修复5.7公里及维修河道水毁18处1.034公里。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改善红柳沟生态环境和提高区域内防洪能力。
近年来,红寺堡区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资金,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通过“护岸砌护+削坡+小流域治理”和封育、禁牧、人工种草等措施,对城镇、村庄等重点段落开展综合治理,治理主沟43公里,支沟44.93公里,沟顶种植乔木2万株,治理高边坡9处,建设生态缓冲带351.4公顷和生态功能综合提升区4.04公顷等,有效增强了沟道行洪能力,解决了红柳沟(城区段)流域水土流失、沟岸边坡坍塌等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实施的河道清淤疏浚、岸坡生态护砌、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消减了红柳沟流域COD、氨氮、总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提升了流域水质,改善了水生态、水环境,河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实现红柳沟流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同时,红寺堡区深化“河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巡河检查执法工作,形成保护河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合力,长效提高当地水域的治理和管护水平。检察部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落实针对区域内河流水质安全、生态安全、汛期安全的检察监督,综合运用无人机探查、现场勘查采样等形式,及时发现水域污染及防汛问题,共同守护当地河流水域水美河安。
红寺堡区公安分局组建834支义务巡防队,对辖区沟渠、河湖等水域开展常态化巡逻。各基层派出所加强辖区河道水域管理,将辖区89路重点水域视频监控纳入乡村地网工程,实时线上视频巡查,联合水务、综合执法、环保等部门集中整治问题30余处,拆除违法建筑8059.2平方米,有力地保障了辖区水环境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7月26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