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四川

治水兴川正当时

——四川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

发表时间:2025-04-19

春灌进行中,由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来的岷江水通过人民渠持续灌溉丘陵灌区大地 本报通讯员 刘钊 摄 

  □本报记者 张元一 刘桃

  4月的巴蜀大地,草木葱茏,渠水潺潺,各处水利建设工地上洋溢着只争朝夕的干事热情。

  在川东北,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骨干工程——固军水库,顺利完成大坝齿槽首仓混凝土浇筑,进入混凝土浇筑的新阶段。

  在成都平原,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和成都“第三水源”三坝水库工程进入建设攻坚阶段。

  在川西南,金沙江的水,沿着新建成投用的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渠道,穿隧洞、过渡槽、越群山,为四川宜宾、自贡、内江3市7县(区)的发展注入水动力。

  …………

  最近几年,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及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落地落细,四川水利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瞄准现代水网工程体系建设,掀起一轮又一轮建设和投资热潮。

  织网江河

  以高质量水网工程体系建设支撑高质量投资

  四川,虽有“千河之省”的美誉,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据初步测算,到2035年四川省年均用水缺口约90亿立方米。加快建设现代水网工程体系,实现对水资源更加有效调配,十分重要且紧迫。

  眼下正值春修水利黄金期,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大渠湾渡槽开启主体结构施工,李家岩水库进入大坝混凝土面板浇筑阶段,毗河二期灌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各类项目加力加速推进,捷报频传,四川水利人气势如虹,用行动在巴蜀大地上构建起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

  在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Ⅰ标段严家咀渡槽施工现场,近百名工人和十余套机械设备正分布在各个作业面,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

  “目前,渡槽主拱圈底板已浇筑合龙,正在进行拱跨施工,整个渡槽预计在2025年年底全部完工。”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项目部副经理罗强介绍。

  总投资154.78亿元的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既是川东北旱区的“解渴工程”,也是四川“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线已打开工作面346个,189座隧洞已贯通145座,71座渡槽已开工建设47座,51公里明暗渠已完工43.16公里。

  2025年,是四川省水利厅确定的“项目攻坚年”,也是四川水利投融资持续攀高、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

  近三年来,四川水利投资不断刷新,从2022年的482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666亿元。今年更是定下完成水利投资700亿元的目标。

  投资屡创新高,一方面来源于四川坚定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一方面得益于四川现代水网建设的大幅度提速。

  四川在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拓宽政府债券、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的融资渠道,培育REITs项目,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方面不断发力,成效显著,水利投融资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据了解,四川省水利厅已对700亿元目标任务作出部署——尽快开工引大济岷、都江堰灌区现代化改造、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等3处大型工程和西昌市东河水库等8处中型水库,加快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二步、凉山州米市水库等55处大中型续建工程项目,尽快扫尾蓬溪船山灌区等6处大型工程和绵阳市沉水水库等12处中型工程。

  “四川水利要牢固树立服务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好全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好市县发展需要‘三个服务’工作理念,加快推动以引大济岷、都江堰灌区现代化改造、长征渠引水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前期工作,全力构建‘六横六纵’为主骨架、‘纲、目、结’有机衔接的现代水网,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四川省水利厅厅长董里对2025年水利工作充满信心。

  治水惠民

  以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支撑高质量发展

  春日里的都江堰景区,天蓝水清,游人如织。

  奔流千年的岷江水,从宝瓶口涌入,不舍昼夜地滋养着广袤的成都平原。

  “我们推进都江堰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围绕‘智慧大脑’‘慧眼工程’‘智慧水网’三条主线,建立灌区指挥体系,安装前端感知设备3400余处,建成L3级省管干渠数据底板,完成181座闸门远控改造,通过灌区概化、数据入库配置、调配情势掌握等手段,结合闸门联调联控,自动生成调水预案并精准调控闸门开度,实现从经验调水到科学调水的重要转变。”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科信处副处长李洪斌介绍。

  据了解,都江堰灌区的灌面近年来一直在扩大,今年较去年又增加9.9万亩,达到1164.7万亩,稳居全国大型灌区第一。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灌区的供水覆盖范围由7市40县增加到8市41县,首次进入川南经济区的部分区域。

  观一隅而察大局。有力水安全保障的背后,是四川对全省水情实际的深刻洞察,也是四川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前瞻统筹,更是四川水利进一步满足群众持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责任担当。

  看灌区——四川近年来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2024年,四川省直六大灌区灌面达2000万亩,年供水量超1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4300万人,粮食产量1600余万吨、占全省总量四成以上,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看农村供水——2021年至2024年年底,四批次86个乡村水务县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592处,其中规模化供水工程346处。截至2024年年底,四川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96%,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71.41%,水利惠民成果可感可及。

  在眉山市青神县百家池村,农民用水组织负责人刘如祥正熟练地操作手机App(应用程序),对输水管道闸门开关进行远程控制。很快,汩汩清水顺着管道流进了蓄水池。

  百家池村建设的“农灌水厂”,通过泵站提引和管道输水,将水输送至山丘缺水区域,实现精准灌溉,输水利用率由土渠的50%提高到95%以上,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靠天吃饭”的问题。

  据青神县水利局局长刘欣介绍,青神县正在推进全域现代化灌溉“三年行动”,总投资约5.8亿元,实施河湖活水工程、管道水网工程、智慧滴灌工程三类11项,逐步实现“常年有水、四季不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革目标。

  高质量供水事关粮食安全和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四川在建水利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规模2500多亿元。

  2025年,四川省水利厅立足“一主四片”(“一主”指成都都市圈,“四片”指乌蒙南翼片、秦巴北翼片、川西南片、川西北片)水生产力布局,加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和各层级水网协同融合,进一步打通水资源配置堵点。

  “我深信,四川现代水网的加快构建必将为治水兴川、更好助力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董里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19日

作者:张元一 刘桃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