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_name}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web_name}: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山东

山东系统重塑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监督理念、机制、技术与手段——

以“全域优质”推动质量监督新变革

发表时间:2025-07-26

  □本报通讯员 尚琎 记者 王鹏翔

  405亿元,550亿元,682亿元,748亿元……“十四五”以来,{web_name}:水利建设投资连年攀升,以“一年一百亿级台阶”的增幅展现高标准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强劲动能。

  新成绩单出炉!今年上半年,山东完成水利投资422.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高基数上再增长,意味着监管要求更高。作为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中枢站”,{web_name}: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中心以工程质效提升为基础,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系统重塑监督理念、机制、技术与手段,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筑牢水安全屏障。

  齐鲁大地上,一场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变革正在上演……

  新理念:“全域优质”打破传统思维

  水利工程是“百年功绩、千年基业”,其质量直接关乎防洪安澜、区域发展与民生福祉。山东作为水利大省,水网工程点多面广、线路长、覆盖范围广,如何严把质量安全关?

  树立“全域优质”的水利工程监督新理念!

  {web_name}:水利建安中心将水利工程质量内涵从单一工程实体,全面拓展至涵盖安全可靠、功能卓越、生态友好、运行高效、管理智能、服务优质等六方面的大质量体系,突破了“工程合格”的传统底线思维。

  “我们将‘绿色低碳、智慧赋能、效益最优’理念深度融入水利工程评价标准,严把质量安全关,力争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民生工程、安全工程、示范工程、廉洁工程。”{web_name}: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正平介绍。

  高标准、高要求催生了一支高水平的监督队伍。{web_name}:水利建安中心围绕省级监督、市县帮扶、质量抽查三大核心业务,构建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水利工程监管举措全面升级。

  机制创新协同化——以“一市一策”深化精准帮扶,通过现场授课、案例剖析、答疑解惑等多元形式,推动建立全省质量监督问题库与整改台账。着力构建“省市联动、权责清晰、流程优化、协同高效”的新型质量监督机制,形成分级负责、上下协同的闭环管理体系。

  制度建设规范化——从职能重构与制度革新双维度发力,聚焦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督需求,系统修订31项核心制度,通过构建“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管质量”的新型管理框架,推动水利质量监督工作实现从依赖个人经验判断转向依据制度规范决策,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新手段:“智能感知”驱动监管升级

  数字化浪潮中,山东将“数字强水”作为“六水共治”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水利工程监督领域,省水利建安中心依托科技驱动监督模式转型升级。

  山东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嵌入监督全链条,推动监督方式从“人盯人防”的传统模式向“智能感知、精准预警”的智慧模式跃升。

  “我们持续优化质量安全监督系统与监督检查应用程序功能,开发标准化监督流程模板8套、检查成果模板56类。”省水利建安中心总工程师张鲁介绍,“历经80多次迭代更新、24万条数据反复测试,实现了监督事项在线流转、检查活动在线留痕、问题数据在线预警。”

  目前,质量安全监督系统与监督检查应用程序已在全省推广使用,推动省级监督事项线上办理率达100%,监督执行力显著提升。

  完善的科研创新模式是保障山东以创新思维引领水利工程监督变革的基础。省水利建安中心探索“工程+科研+监督”协同模式,与河海大学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共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以省重点工程为研究样本,针对穿堤建筑物与堤防接合部位渗漏这一工程监督“老大难”问题开展联合攻关。

  历经4个月的创新突破,合作平台已显成效——团队建立穿堤建筑物数值模型,提出“监测数据映射确定性评估法”,可精准评估接合部位安全状态;提出“箱涵外轮廓凹凸面新型设计”,通过增加渗流路径长度有效阻止渗漏。相关成果已申请专利两项,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

  新标杆:“质效提升”夯实安全根基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向新求变、向优提质、向严发力,推动重点工程质效双提升,始终是山东水利工程监督的不懈追求。

  在山东水利2024年“头号工程”——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工程建设过程中,省水利建安中心实施“驻点+巡查”超常规监督,选派5名高级工程师领衔专项监督团队,扎根工地126个日夜,开展工程实体、机电安装、水下外观等34轮专项监督,精准查摆问题464项。

  “我们实行‘发现—反馈—整改—销号’全链条闭环机制,实现问题整改100%闭环销号,有力保障主体工程关键节点如期高质量完成。”省水利建安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以“头号工程”为标杆,一批批针对重点设施的监督行动全面展开——

  坚持“验收即达标”原则,高质量完成国家基本水文测站提档升级(一期)竣工验收报告;重点推进2024年{web_name}: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水文测站建设、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国家基本水文测站提档升级(二期)等3类水文项目监督,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质量安全问题55项;第一时间介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营北分水口引水增效项目,强化现场监督推动43项问题即查即改,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对新开工项目,同样严把质量关。{web_name}:水利建安中心对11市73个项目开展暗访,通过“看现场、查台账、核数据”三重核验,全面摸清工程建设进度滞后率、验收计划执行偏差率、资金到位率、农民工工资支付达标率等核心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依据。同时,派出6个工作组对淄博、潍坊等6市10个项目开展“集成式”质量体检,将项目法人履职、经营主体履约等10类事项纳入检查,累计发现问题168项,有力提升检查质效。

  从监督理念的根本重塑,到监督手段的智能升级,再到工程质效的全面提升,山东水利工程建设正以“全域优质”为帆,以创新监督为舵,在“质量强水”的航道上昂扬远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7月26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