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赢抗旱保供水这场硬仗
——陕西石头河水库灌区抗旱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魏宇翔 通讯员 刘宇源
3月以来,陕西省气温持续偏高,降雨却严重偏少,土壤失墒情况严重,供水告急,农田“喊渴”,抗旱形势严峻。
石头河水库,这座总库容达1.47亿立方米的“关中水塔”,今年以来遭遇严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入库径流较常年减少四成,灌区墒情监测站数据显示,表层土壤含水率已跌破12%;另一方面,持续高温导致城市日供水量骤增30%。一场保障民生用水与守护粮食安全的水资源调度攻坚战,在三秦大地打响。
面对咸阳等地供水的紧迫形势,陕西省水利厅果断下达调度指令:石头河水库暂停向多水源城市供水,优先保障单一水源的咸阳、杨凌地区供水。
4月16日,陕西省水利厅启动全省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4月21日,水利部针对陕西等地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陕西,指导旱区精准划定范围、确定对象、把握时段、落实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供保灌工作。
当前,正值小麦孕穗期。走进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青化管理站,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帮助小麦种植户进行春灌。青化管理站负责人介绍,灌区已组织多路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精心安排各村组用水顺序,规范用水秩序,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用到刀刃上。
“进入春灌以来,我们立即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日夜紧盯灌溉进度,精准调度水库下泄流量、水量。”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主任王洁指着灌区智能监控调度展示系统介绍,针对旱情形势,灌区全面摸排了用水情况,精确测算用水需求。结合水库蓄水现状,合理压缩城市供水,采取分水到户、昼夜连灌等动态调度策略,全力保障农业灌溉,提高灌溉效率,做到应灌尽灌。
在宝鸡眉县横渠镇风池村的猕猴桃园里,种植户李伟春正坐在自家地头,清澈的水流顺着管网流进果园。“多亏了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给咱们建起‘地下输水动脉’!”李伟春满脸笑容地说,去年刚改造的出水桩,水质清,灌溉效率也提高了三成。
“过去用的是明渠灌溉,每亩耗水110立方米,现在精准喷灌,只需要65立方米,灌溉周期缩短了两天,还能节省不少钱呢。”精准灌溉节水又增效,李伟春切实感受到了科学灌溉的好处。
不仅如此,石头河灌区还组建了抗旱服务队,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实现灌溉需求即接即办。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节水奖励政策,对积极采取节水措施、用水量明显减少的农户,给予奖励和补贴,进一步激发了农户的节水积极性。
据水利部最新预测,未来十天,北方旱区仍无有效降雨,旱情将持续发展。冬小麦生长陆续进入孕穗、抽穗、灌浆期,这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抗旱任务艰巨。
4月29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抗旱保供水会商会上强调,抗旱保供水是当前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要锚定“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确保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确保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安全”目标,坚持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原则,落实责任、系统联动、形成合力。
“我们将按照水利部部署要求,细化抗旱各项措施,继续想方设法蓄引水源,保人饮、保春灌、保春耕,积极解决地方抗旱期间突出的用水问题,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全力支撑陕西抗旱保春灌工作有序开展。”陕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场与干旱的较量中,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正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践行保障民生、守护粮仓的使命担当。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赢抗旱保供水这场硬仗,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5月1日
作者:魏宇翔 刘宇源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