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市开展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刘艳芹)5月16日,陕西省西安市举办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再生水发展看西安”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成果展示、政策研讨、技术交流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活动首站,专家学者代表们来到渭河西安湖再生水入水口。现场人员介绍,西安湖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0.8公里,湖区平均水深2米,最深可以达到6米,总面积3000亩,生态水面面积1500亩,是西安市最大的再生水湖泊。每天西安市第四再生水厂通过引水管道为湖区补水大概在2万~5万立方米左右。再生水在湖区内得到二次净化后,从西安湖东北角溢流汇入渭河。
在大唐渭河热电厂,大家见证了再生水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大唐渭河热电厂供采暖能力1300万平方米,年发电量33亿千瓦时,在为社会发展提供电能的同时,实现向西安、咸阳两市集中供热。该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多项节水改造,通过更换新型超滤膜组,增加新反渗透装置等,产水率由70%提升至75%,年节约原水使用量约5万吨;同时利用中水资源替代深井水,作为机组设备的冷却用水,再生水年使用量由200万吨上升至350万吨,再生水使用率由40%提升至73%。
位于第四再生水厂的微缩景观区,通过模型展示了“污水—再生水—回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据介绍,四厂再生水主要用户为渭河电厂及城市运动公园等,2024年全年向大唐渭河热电厂供水130万立方米、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供水212万立方米。
在随后召开的西安市再生水利用宣传推介会议上,西安水务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就再生水的实际应用做了交流发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节水大使、再生水领域专家马军针对城市再生水发展与利用进行了专题讲座。
据悉,西安属于典型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用水需求持续攀升,传统水源开发已接近极限。自2022年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以来,西安市累计新增再生水管网154.58公里,新增再生水利用量1.7亿立方米,2024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6.9%。作为城市“第二水源”,西安市正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驱动,构建起覆盖工业、生态、市政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体系。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5月17日
作者:刘艳芹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