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浙江

把入海水账算明白

——浙江首次实现杭州湾入海径流量精准测量

发表时间:2025-09-09

现代化水文测船应用于杭州湾入海径流量监测 本报通讯员 敖谦

  □本报记者 朱欣超 通讯员 曹樱樱

  日前,一则消息让浙江省水文人增强了提升水文现代化水平的信心——经过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近9个月的探索,杭州湾入海径流量首次实现精准测量。根据监测数据,今年8月杭州湾入海径流量达28.76亿立方米,相当于205个西湖的蓄水量。

  浙江有着26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和长达6600千米的海岸线,杭州湾是浙江重要的河口湾之一,钱塘江、曹娥江等多条河流从这里汇入大海。

  杭州湾生态修复工作近年来多点开花,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但一个基础性问题始终有待解决:每天究竟有多少河水从杭州湾流进大海?

  这看似只是算清楚径流量,实际操作却面临巨大挑战。

  杭州湾是我国最宽的河流入海口,最宽处达95公里,相当于5个长江入海口并排摆在一起。入海口犹如一个巨大的“喇叭口”,涨潮时潮水猛烈,加之河床变化剧烈,传统水文站建设困难。

  过去,水文工作者依靠钱塘江河口起点的之江水文站监测数据,再用“水文比拟法”等方法进行推算。可杭州湾沿线有多条入海的河流,加上各种水库、闸门调节径流量,这种推算方式犹如管中窥豹,难以实现精准计量。

  聚焦这一难题,浙江水文人持续发力。2024年12月,浙江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杭州湾海域生态修复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建设河流入海通量监测系统,2025年实现8条国控入海河流入海通量监测全覆盖。今年1月,“开展杭州湾海域生态修复提升行动”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工作方向。今年4月,浙江省水利厅印发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钱塘江、曹娥江等8条杭州湾入海河流径流量监测工作。

  在“数据智治”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创新推出“三个实时”监测机制,直接将测量杭州湾入海径流量的准确率提到了99%以上,还做到了“每天监测、每月核对、每季报告”,给杭州湾装了个“智能水表”。

  实时监测,给杭州湾装上“千里眼”。浙江水文团队以最靠近杭州湾入海口的之江、红联两个水文站为起点,统一整合下游40个主要闸口的径流量数据,并根据每个监测点的实际情况实行“一站一策”——有的闸口用“堰闸推流”技术测算径流量,有的则靠声学多普勒高精度仪器测流速流量,不论是平静的水流还是湍急的潮水,都能精准捕捉数据。

  实时传输,打通数据“高速路”。水位有多高、水流有多快、闸门是开是关……来自杭州湾40个闸口的这些信息会通过自动采集设备,实时传到“浙里水文”数字化平台。不管是在监测现场,还是在办公室电脑前,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调取实时数据,信息畅通无阻。

  实时展示,打造数据“智慧屏”。“浙里水文”数字化平台专门开发了“河口入海径流量监测”模块,每天自动分析近万条流量数据,即时生成详细的入海径流报告,并在全省水文“一张网”上动态展示。“今天入海径流量是多少?哪里径流量有变化?”水文人点开屏幕一目了然,“以前花好几天整理的数据,现在一天就能搞定,监测效率比以前提升了95%以上。”

  靠着“2个起点站+40个口门+1个平台”的“2+40+1”监测体系,浙江水文人实现了对杭州湾入海径流的全天候、高精度掌控。而这批高精度入海径流量数据,就像一把打开多个领域精准管理之门的钥匙,为下一步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入海径流量数据,精准调节入海口盐度,为湾内动植物撑起“保护伞”;优化径流量分配,让城市水资源管理更加精打细算;精准调控闸口,筑牢风暴潮防御墙,最大程度减少洪涝损失……智慧手段从多维度为浙江水文工作赋能,为建设“海洋强省”、守护杭州湾“蓝色家园”筑牢了关键的数据基石。

  “十五五”期间,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计划把杭州湾监测经验推广到省内所有入海河流,加快构建一个覆盖更广、效率更高的“入东海径流量监测网络”,真正实现把入海水账算明白的目标。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9日 

责任编辑: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