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_name}

图片
     
 
 
     
   
 
福建漳州市:多方合力激活护河 “一池春水”
2025-07-11
 
 
  夏日清晨的九龙江畔,薄雾尚未散尽,一群护河志愿者已沿着河岸忙碌起来。在福建省漳州市,这样的巡河护水场景每天都在不同河道边出现。
  漳州市近年来以河湖长制为纽带,凝聚起党建力量、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智慧、群众热情,让一条条河流在多方呵护下焕发生机。
  党建引领织密护河网
  “大家把这片漂浮物清干净!”7月4日,云霄县莆美镇高塘村的河道边,县河长办党员干部与村党员志愿者组成护河先锋队,清理岸边杂物,打捞水面漂浮物。刚清理完一段河道,志愿者们又拿起宣传手册向岸边纳凉的村民普及护水理念和知识:“大姐,咱们平时多注意,别往河里丢垃圾,水就能一直这么清。”看到几个孩子在岸边嬉戏,党员赶紧上前,结合案例讲起防溺水知识。
  漳州各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通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龙文区,步文街道河长办组织党员干部沿着九十九湾石仓段边走边看,时不时弯腰捡起岸边垃圾;碧湖街道河长办联合锦元社区,携手锦绣碧湖物业,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巡河志愿服务活动;景山街道河长办组织党员深入浦口支渠樟山段,开展巡河。
  针对发现的问题,党员们现场结合专业知识与实际情况深入研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同时积极向沿途群众宣传河长制政策与节水护水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让群众了解河长制的重要意义和节水护水的紧迫性。
  郭坑镇副镇长、副河长朱许洪带领党员干部,沿着下洲排涝渠仔细巡查,在巡河本上记录着排涝渠的情况,并同工作人员交流,要求加强巡查,确保汛期排涝渠的畅通。
  代表委员献策解难题
  福建省在发挥“河长+人大代表”“河长+政协委员”机制作用,促进河湖治理方面先行先试,漳州市在落实相关制度方面走在前列。
  6月25日,南靖县山城镇,烈日当空,南靖县政协副主席黄阿中带领的调研视察组在三卞排涝口巡查。他们俯身查看水质,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走到黄井溪入河口,仔细了解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状况。“要重点关注这里的水质波动,建议增加监测频次”“生态缓冲带的建设得加快进度”……调研过程中,一条条针对性强的建议被认真记录,为促进山城镇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龙海区东园镇的河道边,龙海区人大代表、东园镇人大主席张伟力带着几位人大代表巡河。他们一方面观察水面保洁情况,一方面走进周边养殖场了解尾水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岸边有垃圾堆积,得尽快清理”“这家养殖场的沉淀池容量好像不够”,张伟力一边记录,一边和同行的人大代表讨论整改措施。
  在漳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用心履职,为守护碧水倾心尽力。
  全民携手护清流
  护好河湖为人民,守好碧水靠人民。漳州市积极发动妇女组织、志愿者等各种力量,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幸福河湖建设中来。
  “大爷,您看这宣传册上写的,不往河里扔垃圾、不随意排放污水,就是在保护咱们的水环境。”在龙海区东泗乡的集市旁,妇联志愿者正耐心向群众讲解。工作人员分散在人群中,普及爱河护水知识,把一份份宣传手册发到群众手中。
  在龙文区景山街道丽景社区,志愿者们挨家挨户走访,开展护水宣传。“大姐,这是河湖保护宣传册,您看看,节约用水、保护河道对咱们生活可重要了!”志愿者们开展热情讲解,让居民们对河长制有了更深了解。
  郭坑镇河长办工作人员走进养殖户家中,用身边案例讲解养殖尾水治理政策。面对面的交流、细致的答疑,让群众对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治水工作顺利开展凝聚共识。
  从党员带头巡河护河,到代表委员履职献策,再到群众积极参与,漳州正以多方合力奏响河湖保护治理的和谐乐章。
岳虹 邱柔嘉
责任编辑:陈帅
双福村美景如画     本报通讯员 杨怡玲 摄.jpg
福建白濑水库2025.6.20.jpg
蜿蜒流淌的九曲溪      本报记者 彭可 摄.jpg
0814be7c243849b88386b4ac7b7f6d9f_B_BASIC.jpg
82090d76a4c14bc08bd7435ee9eb75dc_B_BASIC.jpg
414155477fdb43f489c3e59396cb6f8d_B_BASIC.jpg
1:2025年4月4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黎明湖湿地生态公园,翠绿湖水、绿植,悠闲的白鹭、水鸭,与亭台、廊桥等古典园林相互辉映,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踏青游玩。谢贵明摄.JPG
020b079fd0314673b7b0d41443060072_B_BASIC.jpg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福建省水利厅办公室主办 {web_name}: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