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六水共创”激活系部转型发展“新动能”
工程管理系党总支开展“忆峥嵘岁月,话使命担当,聚发展合力”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通讯员 冯丽娟 摄
□通讯员 丁彦
近年来,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山西水院)工程管理系党总支紧紧围绕“双高”建设目标,以“六水共创”党建提升工程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和专业转型发展,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建设成效助推水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强根铸魂 理论武装不断深化
山西水院工程管理系坚持把讲政治作为基层党建最鲜明的底色,以当好学院“排头兵”的标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坚决打牢党建工作基础,始终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彻落实到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2024年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引擎”,系党总支班子成员重在完整体系学、突出重点学,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定期深入党支部、党小组座谈交流、讲党课,通过举办读书班、政治理论知识竞赛、实习警示教育等形式,学条例、强理论、重警示、转作风、促发展,让全体党员在理论比拼和实地感受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切实驱动“源水”工程落细落实。按照学院《关于全面建设清廉学校实施方案》,着力推动纪律作风建设质量提升,抓好廉政风险点防范,多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把清廉学校建设渗透到党建、学生管理、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持续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每季度定期研究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用好“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学习平台,线上线下开展宣传,提高系部影响力。完善工作机制,采取党员教师、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宿舍长班长三级信息员队伍管理制度,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深挖创新路径 内外联动多向发力
山西水院工程管理系党总支精心组织,细化措施,不断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坚持党建工作“走出去”带动活动成效“实起来”。
走出校门看,借鉴融合丰富党建工作形式。开展“红色促引领,共情赴未来”主题党日,聚焦“清水”目标,召开“共话清廉”座谈会,签订“结对共建”意向书并挂牌,组织“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入社会教育行业、水利建装领域、公益服务实践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开展专业调研、社会服务、感受红色文化,持续汲取奋进力量。
立起导向做,确立“干在日常、抓在日常、督在日常、评在日常”的思路,创办内部《党团报》,打造成为系部回顾反思的“记录本”、党建工作的“小助手”、分享经验的“新窗口”,搭建好汇聚力量、锻炼队伍、宣传总结、激发动力、引领示范、选树典型的平台。同时,通过办报强化了谋划统筹的能力,形成复盘总结的习惯,提升了工作规范标准,营造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新中国第一代手风琴演奏家、音乐家等模范人物走进校园。
沉到一线干,靠实践探索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全面实施“亲水”工程,探索建立帮扶清单,成立服务站,多措并举织牢学生满意“服务网”。聚力打造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队伍,五育并举形成学生管理新生态。
扭住关键抓,靠常态跟进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健全信息员队伍,完善专题研讨、主题班会、谈话调研等监督机制,细化压实政治责任,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多向协同发力。
立足发展大局 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山西水院工程管理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结合学院教育实际,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加强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依托办学优势,做优特色专业,转型申报新专业,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和理实一体同步推进,教学实绩进一步凸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系部领导率先带领3名党员教师参加国家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4名教师荣获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称号,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制订《工程管理系教学工作强化措施》,严格落实《党员教师助力学院“双高”建设目标任务》。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专业技能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全程体现“岗、课、赛、证”融合,思政、数字化融入,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在“项目课堂”上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与考核评价,将课程思政纳入评价指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截至2024年年底,已建设完成5个校内实训室、4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1个实训室兼作为生成式智能党建研究基地,并成功申报省级科技研究项目。
下一步,山西水院工程管理系党总支将继续认真开展党建省级项目、院级课题2个;延续把握重要传统节日良好契机,前往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家庭、地方支柱产业优秀企业进行走访;坚持打牢政治理论学习阵地,打造系部文化特色宣传长廊、持续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不断深化与福利院结对共建;综合施策实现“源水”引领、“治水”夯基、“善水”提质、“活水”聚能、“亲水”育人、“清水”尚廉的“六水共创”建设总目标,不断推动系部内涵式发展,助推水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3月21日
作者:丁彦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