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都安供水公司党员冲锋在前
应急水源技改保供水
技术攻坚队队员正在施工
□本报通讯员 陆玉丹 文/图
面对连日来澄江河取水点、抗旱应急取水点告急,广西农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都安供水公司的1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组成技术攻坚队,鏖战7天,构筑起守护生命之源的“钢铁防线”。
持续干旱,城市供水告急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遭遇60年一遇的持续干旱天气,降雨量较往年减少六成,“母亲河”澄江河水位持续下降,取水口日渐裸露,仅凭澄江河取水点的水量已难以满足城区16万居民的用水需求。4月17日起,都安供水公司紧急启用高岭镇正玄村弄力屯的抗旱应急工程取水点,以“抽2天停1天”的模式每日输送0.8万立方米原水至水厂进行净化处理,暂时解决了抗旱补水问题。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城区供水随时可能按下“暂停键”。
危急时刻,都安供水公司通过系统研判,作出“向地下要水,对正玄应急取水泵站实施技术改造”的决策,一场保障供水的攻坚战正式打响。
党员冲锋,鏖战地下工程
烈日当头,都安供水公司10余名党员骨干组成的技术攻坚队,第一时间奔赴施工现场。
“我们挑选的技术骨干,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让他们在一线锻炼本领,践行初心。”都安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悬空作业的特殊环境,稍有不慎,设备就可能偏离预定位置。机泵组组员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手持精密仪器,反复测量、校准。为确保潜水泵在地下长期稳定运行,他们对泵体和DN300悬空取水管道的密封性、稳定性进行反复检测与优化。
与此同时,管道组在地面架起“生命桥梁”。为实现DN400毫米级的精准对接,他们半蹲或半跪在泥地上,眼睛紧盯焊接处,一焊就是几个小时,这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技术与耐心的双重挑战。在多工种立体化协同作业中,重达1.5吨的深水潜水泵组与138米取水管道实现毫米级对接,“地下输水动脉”蓄势待发。
胜利时刻,生命之水奔涌
7天后,随着控制室启动按钮被按下,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嗡”响打破了现场的寂静,深井泵组开始运转起来。清澈的地下水顺着管道奔涌而出,流量计的数字不断跳动,最终定格在1万立方米每日。
在这场抗旱保供水的行动中,都安供水公司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奋战在抗旱保供战线最前沿,顺利让汩汩清流穿越138米钢铁动脉注入原水“主动脉”,极大缓解了城区旱情。接下来,都安供水人将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关于抗旱保供的决策部署,加快织密城乡供水安全网,全力保障供水安全。
作者:陆玉丹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