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二〇二五年五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总量超七百亿立方米——
净水北送背后的“加减乘除”
青山之间,丹江口水库坐拥万顷碧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此为起点,绵延北上,纵贯千里,润泽沿线百姓。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
四年来,水利人坚决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和“净水北送”政治责任,勠力同心、协同作战,以“加法”提能力、“减法”降隐患、“乘法”增效益、“除法”破瓶颈,切实维护好南水北调工程“三个安全”。
截至2025年5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总量超700亿立方米,水源工程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超4900天,丹江口水库陶岔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
勤做“加法”:
健全体制机制,综合治理加劲
“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切实提升‘三个安全’保障能力。”在水利部的坚强领导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始终把维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统筹推进。
2024年4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安全保卫规定》正式实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再添保障。长江委全力开展《规定》学习宣贯与落实,积极推动安全保卫区范围划定工作,扎实推进安全保卫协同联动机制建设。
保障工程安全,防洪安全是必须坚守的“底线”。长江委每年汛前落实丹江口水利枢纽防汛抢险队伍和应急抢险专家队伍,进一步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凝聚合力,全力保障工程安全度汛。
保证水量,是供水安全的首要目标。长江委科学制定汉江流域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建立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会商工作机制,精准实施月(旬)调度,全力保障水源区和受水区供水安全。
千里调水,水质是关键。长江委成立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汉江流域治理保护中心,组建汉江流域水政监察总队,不断充实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力量。
此外,长江委通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域岸线管控等举措,不断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指导水源区6省市完成增发国债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4756.68平方公里治理任务,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指导地方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动,会同河南、湖北两省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恢复岸线25.9公里、复绿库岸82.9万平方米、恢复防洪库容1475.1万立方米。
做实“减法”:
整治违规行为,消除风险隐患
2024年夏季,素有“水中大熊猫”“大自然的水质检测员”之称的桃花水母多次现身丹江口库区。这种对水环境极为挑剔的水生生物频繁出现,证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长期保持优良水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优良,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每年符合Ⅰ类水质的天数和指标个数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长江委聚焦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坚持破立并举抓好问题整改,在强化源头管控方面持续发力,对库区违规行为做“减法”。
2024年11月24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香花镇环湖村传来爆破轰鸣。丹江口水库东岸,一条长120米、宽7米的违法道路被依法拆除。
这条道路所从属的“丹境之眼”项目,因侵占库区管理范围和水库库容,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在水利部的指导下,长江委联合丹江口水库管理部门及环库相关地方政府,通过爆破拆除违建项目,恢复库容3万余立方米。
溯流而上,同样的整治行动在水库消落区、库周尾矿库同步展开。长江委加大种植作物施肥期巡库力度,对消落区58块重点种植地块开展5轮现场巡查,联合地方禁止施用化肥、农药;开展有关尾矿库下游23个断面水质监测,组织开展丹江口库区库周尾矿库巡查,密切关注尾矿库下游水质变化;开展25条河流和库周部分区域13类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解译,完成两轮河湖库“四乱”地物遥感图斑解译。
拆除违建项目、取缔网箱养殖、严控消落区农药化肥污染、降低尾矿库隐患风险……随着一系列违规行为被逐步整治,隐患逐渐清零,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善用“乘法”:
科技赋能监测,精准调度增效
在丹江口水库中央,一台形似水上平台的机器静静漂浮着,其内部的水质自动采样仪24小时不间断运转。
“这是丹江口库区的浮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站。除此之外,还有固定式自动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
科技赋能,织密水质监测的“天罗地网”。目前,丹江口库区及16条主要入库河流已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省界、重要干支流、出入库、源头区的水质监测全覆盖站网已建成,基本形成丹江口水库污染物通量的大气沉降、河道汇入、出库泄放、水体沉积的立体监测网络,让河道水质“尽收眼底”,污染源无处遁形。
新质生产力为“三个安全”提供智慧支撑——数字孪生技术让水库管理更加智能化,守护工程安全更有保障。2024年,长江委迭代升级数字孪生汉江流域、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精准把脉、保驾护航。
“大坝巡检线路已设定,开始巡检。”丹江口大坝44坝段监测中心站内,监测人员轻击鼠标,坝面智控机场上的智能巡检无人机缓缓升起。片刻之后,丹江口水库库区的清晰画面便实时传输至电脑屏幕。
大坝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是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实现了大坝巡查范围内全覆盖,极大提高了安全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一库碧水惠四方,长江委精准实施工程调度,释放水资源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的“乘数效应”:
——2024年,丹江口水库成功抵御汉江1号洪水,拦蓄洪量24.29亿立方米,科学调度实现防洪蓄水“双平衡”。
——精准实施水量调度,向受水区供水83.37亿立方米,向华北地区生态补水8.11亿立方米,书写供水补水“双答卷”。
——开展4次生态调度试验,抑制汉江中下游水华、促进鱼类繁殖等生态效益显著,催生江河生机“双效益”。
勇做“除法”:
破除治理壁垒,凝聚共治合力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涉及三省五市,库岸线长,区域跨度大,治理难度大。
为守好这一库碧水,长江委发挥长江防总平台、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联合各方力量,不断完善政事企协同管理体系,实现共管共治。
今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在香花镇雷庄村水域发现网箱养鱼行为,当事人为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我们依托联防联查联执联治工作机制,开展联动执法,由淅川县检察院联合湖北丹江口检察院依法处理,将水污染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过去库区管理事项多,涉及部门多、地域多,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如今,在长江委统筹指导下,豫鄂陕三省四地拧成了一股绳,依托“守好一库碧水”、丹江主要入库河流“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协同治理格局。
据悉,2024年以来,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行政执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立案查处案件140件,下达责令停止(改正)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132件,有力打击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
加的是保障能力,减的是风险隐患,乘的是融合效益,除的是壁垒瓶颈。如今,净水北送背后的“加减乘除”,已演进成久久为功的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个安全”持久战。
青山为证,碧水为凭。面对“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时代命题,水利人正不断书写着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个安全”的精彩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5月14日
作者:蔡倩
责任编辑:王瑜 王景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