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永平)山西日前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全省水利工作,提出2018年水利工作要精准谋划“12345”,开启山西水利事业新征程。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三大目标”、打好“三大攻坚战”总体要求,山西省提出在水利工作要突出一件大事、实施两大攻坚、完成三大任务、强化四项管理、深化五类改革。
突出一件大事,即突出抓好以汾河流域为重点的“七河”生态修复治理,扎实推进山西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山西省将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抓好“七河”治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流域生态修复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脱贫攻坚、防洪减灾一体推进,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整体实施。优化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空间结构综合规划布局,统筹“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进行水生态治理。
重点做好大水网四大骨干扫尾工程和县域小水网配套工程两大攻坚,着力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山西省提出将确保中部引黄工程今年年底通水至兴县,小浪底引黄11月底实现上水运行,东山供水年内完成主体工程通水验收。县域小水网工程年内要完成新增8个县的小水网规划省级审核、县级批复,完成51座小水网调蓄水库可研报告的批复,解决好供水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完成好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水土流失治理三大工作任务,努力夯实民生水利基础。山西省提出,今年要确保全年改善和提高121万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新增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力争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42,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25万亩。
同时,山西省还将强化水资源管理、河湖管护、基层水利、安全生产等四项管理工作,将全省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8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计划分别下降3.9%和2.8%。
此外,山西省今年还将进一步深化水权水市场、供水体制管理、水价水资源税、水利投融资、水务国企等五类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加快落实水权到户,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水权交易平台,全力实现年内全省90%的小型水库完成改革,到年底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达到230万亩的目标。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