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6月14日讯 (通讯员 王炯其)重庆璧山区紧邻重庆主城以西,属于重庆大都市区,全区地貌以中浅丘为主,占幅员面积的83.3%,当地人均水资源量为556立方米。同时,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及水文气候的影响,全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村群众饮水存在不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很多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2006年的时候,因为持续高温,璧山农村缺水地区人畜饮水严重告急。当时为了保障人畜饮水,政府和水务部门组织了10多辆市政洒水车辆,给福禄、大兴、河边等海拔较高的地方送水达两个多月。
为了让更多的农村群众都能及时饮上安全水,在璧山区确定的重点民生实事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其中的重要一件,该项工程从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已于去年提前并超额完成,解决了璧山农村10.74万人的饮水安全,真正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让农村饮水不再难。
大路街道新房村距离璧山城区约8公里,由于地理位置较高,当地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昨日,我们来到新房村6社,碰见了正在家门口洗菜的村民王静,她告诉我们,以前大家都是到水井挑水,水质安全让大家都不放心,可自从村里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喝起来既放心又省心。
据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璧山大路街道新房村的2500多人都以井水作为生活用水,水质浑浊、细菌超标,达不到饮用水安全卫生标准。自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该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被纳入实施中,工程以大路水厂为依托,实施管网延伸,并修建二次加压站,将自来水引到了每家每户,以此保证了村民们的用水安全。
在璧山,像新房村村民一样用上安全放心自来水的群众还有很多,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璧山就开始着手实施“解决农村10万人饮水安全”这一民生实事,第一批5万人于2013年启动,于2014年3月完成;第二批5万人于2014年4月启动,于2014年年底全面完成;最后一批0.74万人于2015年6月完成,该项民生实事提前完成。至此,璧山已解决农村10.74万人饮水安全,加上前些年实施的饮水安全工程,璧山已30多万农村群众、占比达95%以上的农村居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6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