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非凡十年 砥砺奋进 抒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水务新篇
 
分享到:
2022-10-11
 

  □特约记者 赵雪峰

  曾经的147条黑臭河涌向着美丽幸福河湖“蜕变”;曾经的老旧小区、农村地区从满足“喝上水”到实现“喝好水”;曾经“落雨大、水浸街”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十年来,广州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迈上新台阶,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提升。

  今日羊城,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为广州市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了坚强水务支撑。

生物岛碧道

市桥河

  守好水安全,打造风雨无忧的保障体系

  十年来,广州市水务部门着力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坚持系统治理、强化源头管控,以流域为单元精算水账,基本建成了“以堤防为主、堤库结合、蓄泄兼施”的防洪减灾总体布局,托起社会安定、人民安心的水安全底线。

  防洪排涝体系持续健全。完成182.83公里珠江堤防达标提升项目,珠江堤防广州城区段达200年一遇防洪标准。针对9大流域设置5大流域管理机构,划定105个排涝片区,落实全市积水内涝风险点的党政领导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管护责任人“三本台账”,以及水利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防汛技术责任人、防汛巡查责任人“三个责任人”。深入实施《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2017—2035年)》,有效融合河涌蓝线、绿线,全力贯通巡河通道,打造防洪排涝韧性空间、保护河湖生态空间。

  防洪排涝能力持续增强。荣获国家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目前,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比例达29.15%,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获A档成绩。系统推进防洪排涝补短板。全市汛期水利工程雨前预腾空库容、雨中科学调度,成功抵御多轮暴雨台风考验。深入推进广州市水务一体化平台及智慧排水项目,推进水务设施基础数据全收集、运行动态全监控、调度管理全覆盖,智慧排水项目被住建部列为“新城建”全国专项试点。

  水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增城区、花都区获得全国第二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从化区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黄龙带水库管理中心获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单位。全市成功创建6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白云湖作为全省唯一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此外,持续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10年来广州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水务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均为优秀。

东涌水闸

增城白水寨大封门水库

  治好水环境,打造“长制久清”的河湖生态

  十年来,广州市水务部门坚持把水环境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创新推行低碳生态治水举措,实现了河湖生态高效恢复、河湖健康生命不断焕发。

  全面深入推行河湖长制。印发11道市总河长令,出台51项制度和11条强化管理措施,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水陆共治”的新格局。“十三五”以来拆除涉水违建约1600万平方米,整治污染源10万余宗,2020年590宗河湖违法陈年积案实现“清零”,制定施行《广州市排水条例》等,有力规范城市排水。创新推行河湖警长、民间河长等。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性规范《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对全市30条骨干河道、45个湖泊、17个水库开展健康评价,并实施中长期“一河(湖)一策”方案。2020年年底,广州纳入国家监管的147条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并达到“长制久清”标准,2022年2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阶段达标。

  全力以赴补齐设施短板。十年来,广州共建成污水管网2万余公里,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40余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799.03万吨。全国首创建设地埋式污水厂,将污水处理设施埋藏在地下运作,地上打造湿地公园,让居民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福祉。2020年年底,在全省率先实现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2021年完成98个自然村污水治理整治提升、形成样板。坚持用“绣花功夫”开展治水工作,创新推行洗楼、洗管、洗井、洗河等“四洗”清源行动,用苦功夫、笨功夫摸查全市污染源情况,推进全市建成区2.79万个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和443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工作,推进雨水、污水“各行其道”,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

  科学精细提升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排水体制改革,2018年创新成立排水公司,建立管网专业化养护机制,推进“厂网河一体化”管理,让无效管网变有效、低效管网变高效,节约大量建设资金。2021年底,广州市基本实现国家及省提质增效方案中“三消除”“两提升”目标,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91.3%,全市污水处理厂生化需氧量削减量达到26.65万吨,较2018年增长51.5%,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由2016年均值91.6毫克每升,提升至2021年的112.9毫克每升,上升23.3%。全市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共建共治共享生态碧道。2018年,按照广东省建设万里碧道的工作部署,广州市将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作为城市治水的升级版,以人为本推动社会与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进化,以“碧道+”模式提出水质改善、生态保育、水岸复兴、城市发展等综合性解决方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碧道900余公里,广州市碧道总体规划和实施项目获得了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主席奖等6个国际奖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等2个国内奖。2022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获得2020—2021年度省碧道建设激励。2022年5月,黄埔区南岗河碧道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东山湖公园

珠江口

  用好水资源,打造高效惠民的管理体系

  十年来,作为拥有18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广州全力破解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低等难题,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聚焦最优质的水源水质保障、最优质的供水水质保障工作,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

  城乡供水优质高效。建成以西江、东江、北江和流溪河构成的“三江四源共济”饮用水源保障格局,全市37个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841.67万立方米,全市多年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8%以上,城乡集中供水普及率100%。推进北江引水、牛路水库战略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用水”。2021年底以来,面对历史罕见的东江旱情,成立工作专班,保障城乡供水用水。

  城乡供水系统持续优化。全力推进农村供水改造、供水服务和终端改造等工作,2015年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2021年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98.04%。更新改造老旧供水设施,累计完成改造90916户。推进供水单位整合,全市29家待整合的国有全资、国有控股或集体所有制(镇属)供水单位中,27家基本完成接管,15家基本完成国有产权无偿划拨。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十三五”期间,顺利实现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管控目标,2016年、2018—2021年,广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获评优秀。科学谋划、高位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制定实施《广州市供水用水条例》,修订《广州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探索水权制度建设,稳步开展水价改革,全面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全力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顺利完成国家、省对广州市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建立供水监督考核机制,推进供水单元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供水单元“一图一表一排名”信息核查,报送的《点点节水》荣获全国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完成《广州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试行)》修订,成功申报黄埔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试点申报通过省级审核。

天河区猎德涌

  下一步,广州市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划的广东省“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奋力推进广州市水务“621”高质量发展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0月11日

赵雪峰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三穿”西江
幸福河改变了城市的模样
金融支持“十四五”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举行
广东省广州市:打造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
水润环北 利泽粤西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