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岩壁上架起输水管
——贵州毕节市大房子村告别扁担挑水
 
分享到:
2020-09-10

  □本报见习记者 王鹏翔 记者 陈晓磊 王伟康 特约记者 杨琼

  乌蒙山区,山势陡峭,典型喀斯特地貌,“天上下雨地下漏,地上有水难存留”。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阳长镇大房子村就坐落在这里。

  过去挑一趟水走10多里,一天4桶水只能供一家人吃喝,其他啥也做不了。屋顶集雨的小水窖,水质达不了标,旱季更是指不上。“我们村的群众很勤劳,解决水的问题,就能脱贫!”大房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左连华说。

  如今,一条架在岩壁上、穿过溶洞的输水管,让大房子村的人们不出家门就喝上了山里的清泉。

  “沿着这条河一直往洞里走,最里面那个溶洞的岩壁上,有一处水量很足的泉水,就是大房子村现在的水源。”纳雍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王祥带记者重走“引水路”。

  眼前这条河有五六米宽,水量很足,为何不直接用作水源?

  面对记者疑问,王祥解释说:“一方面是河流上游有村庄和企业,作为水源水质不达标,另一方面河流水量受季节影响,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差别比较大,很难找到合适高度固定引水管。”

  要找到合适水源,只能“舍易求难”。沿半山腰仅容一人通过的羊肠小路继续向前走,来到溶洞口,就只能涉水前进。

  洞内水齐膝深,水流湍急,走起来十分吃力,水深处必须几个人手挽手前进,防止跌倒。

  逆着水流缓慢前行,越往里走,光线越暗,温度越低,空气越潮湿,几个手电筒的光同时打到岩壁上,才可以看到固定在约四五米高处的输水管,洞内这样的管线有500多米。

  “我们通过‘人力传送带’运送水管,架设水管时,要先爬上去一个人,放下安全绳,再吊起后面的人进行施工。”王祥介绍。很难想象,人工是如何在这样近乎垂直的湿滑岩壁上作业,完成工程建设的。

  山泉水就这样“飞檐走壁”送到了村民家里。

  2019年5月底,总投资209.52万元的大房子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工,建设蓄水池12座,铺设管网1.57万米,解决了全村3143人的饮水难题。

  回到大房子村,太阳已经落山,空气中隐隐约约飘来饭香,耳边传来洗衣机嗡嗡的滚动声,水龙头里哗哗喷涌出山泉水,山上的大房子村因水而“活”。

  在毕节市,还有许多像大房子村这样的饮水故事。2016年以来,毕节市投入资金29.71亿元,综合采取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配合新建工程,解决了149.77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市有饮水工程6940处,覆盖819.42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1.4%,自来水普及率达87.9%,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用水方式不断升级,圆梦之路从未停止。乌蒙山区广大农村群众“饮水不愁”背后,是一代代、一位位水利人的艰苦付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10日

王鹏翔 陈晓磊 王伟康 杨琼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护一方水土 惠一方百姓
《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群众的“常客” 督战的“尖兵”
贵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整改销号
贵州夹岩工程:硬核防汛保安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