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绝壁凿渠铸水魂 高山流水焕生机
——寻访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生命天渠
 
分享到:
2020-09-21

饮水安全管网沿高流大沟铺设

  □记者 王伟康 通讯员 庞生志

  “高流大队山连山,眼望大河喊口干,屋头没有三碗水,家中缺粮又少穿。”

  这是62年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广为流传的一首“苦歌”。

  1958年10月,高流村人真的穷怕了,为了吃上大米饭,家家户户缸有水,时任高流大队支书高体贵发动群众劈山凿渠,从6公里外的小和平水库引水,渠道途经2公里“一刀切”的绝壁,历时6年时间,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硬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生命之渠——高流大沟,彻底改变高流人世世代代缺水、缺粮的苦日子。

  近日,笔者随贵州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第七督战工作队再次走进高流大沟,亲历感受那些年凿渠人战天斗地、绝地求生的英雄魄力。

  高流大沟——绝壁腰上的水龙

  秋高气爽,稻浪耀眼。踏上高流大沟,一夜细雨油亮了树叶的绿。在枝头,悦耳的鸟鸣叫着山的睡意,沟渠里,哗哗的水声伴着树林的幽静。

  站在英雄的大沟,对面是雄浑、伟岸的大山,巍峨峥嵘。脚下壁立千仞的深沟巨壑,满眼青绿却不敢细看。不由自主的弯着腰,降低十几公分的高度来增加安全感。胆颤心惊地斜着身子、重心靠里往前走。一侧是近乎垂直、没有任何遮挡的几百米高悬崖;另一侧是高流大沟涓涓清水。眼角闪过崖岩下数百米开外的树林,顿觉目眩头晕,脚抖身软,想起那些年那群人战天斗地的感人事迹,对英雄的敬意油然而生。

  半个多世纪过去,英雄已逝,长年在渠上修沟的“长修队”成员至今健在8人。然而,高流这段悲壮的英雄事迹,值得载入史册,更值得后辈接力。

  高流村支部书记许登说:“当年的凿渠队员们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我带你们去见一见还健在的单怀中。”回到村委会,许登带上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水杯和一本2019年“贵州好人榜”荣誉证书。

  单怀中,80多岁的老人,身体还算硬朗,是当初高流大沟的修渠人之一。老人耳朵不太好,得大着嗓门和他说话。提起修高流大沟的往事,单怀中眼睛里迅速燃起年轻时的神采,手舞足蹈,中气十足。在铿锵有力的话语声中,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高流大队。

  英雄的高流人——打响“引水战”

  解放之初,位于赤水河畔的高流村,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也吃不了水。尽管守着赤水河,可水不会往高处走。吃水难、灌溉难的窘况,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将高流村的群众“捆绑”在几近绝望的山坡上。耐旱的玉米是当时的主食“苞谷饭”,“苞谷不够,酸菜来凑”,酸菜就成了当时生机人主食里的“主角”。

  许登的外公高体贵同志,时任高流大队第一届支书,看着山顶的溪流绕过乡村,直接流进了山谷的赤水河。发誓要带领大家,将贵如油的水,引到高流那片山高路险、十年九不收的土地上来。要想引水入村,就得在一座座巍峨大山里、一道道悬崖绝壁上劈出一道生命之渠。

  58年10月,高体贵在生机公社大会上提出修筑高流大沟的申请,解决大队吃水难的问题。由于当时另一大队支书也提出了同样的请求,政府领导感到左右为难,最后决定:“哪个先动工,水源和修筑权就归哪个。”

  开完会的当天晚上,得知消息的高流大队迅速成立突击队。

  “想不想要水?想!怕不怕?怕!干不干?干!”

  几十人举着火把,带着搜集的几斤黑火药和钢钎、二锤,提着马灯翻山越岭来到了水源地——小和平水库(小Ⅱ型土坝水库),经过2个小时的奋战,伴随一声响彻山谷的炮声,炸响了高流大沟劈山引水的第一炮。

  生机公社先后发起多场“引水战”,除高流大沟外,其他大队也相继修建了卫星大沟、镇江大沟、半边山大沟、长岩大沟、落涧岩大沟、西山坪大沟、峨峰沟大沟、峨峰岩大沟、孙家堰大沟等十大沟渠。高流大沟是这十条天渠中地型最为险峻、修筑最为艰难的一条。

  苦干实干拿命干——高流人天生的志气

  高流人对水的渴望胜过一切,在艰苦的年代,他们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没资金就自己筹,没工具就自己造,没炸药就自己制。靠着凿渠人的血肉身躯,系上麻绳、棕绳挂在几百米高的悬崖,用钢錾、铁锤凿上炮眼,装上自制的黑火药,一炮一炮的炸过去,在大山绝崖之间,硬生生凿出全长6公里的生命沟渠。

  “开始的时候是腰上系着绳子,从山顶上吊到岩中间,崖壁的风特别大,人吊在半空中,被吹得左摇右摆,第一次上去时压根不敢动,生怕一动就掉下去了,心里怕得很。脚踏悬壁,手持钢钎铁锤,一钎一錾砸出炮眼,装上威力不大的黑火药,一点一点地啃掉岩石,直到人能够走过去。” 单怀中想起当年劈山凿渠的艰难,并拿出当年使过的钢錾和铁锤,皮绳紧箍着錾尾的钢錾已断裂,锈迹斑斑,印证着当年的英雄事迹。

  后来,智慧的高流人用竹子编成筐,人站在筐内掉在绝壁,这样就安全了许多。

  为了能一心一意干活,当年的24名“长修队”队员,为了节约每天上工翻山越岭的时间,“崖当房,石为床。”“夜不见烟火,晓不闻鸡鸣”,在崖洞一住就是几年。

  那时缺少技术,不懂打隧洞、看水平的技术。单怀中修过铁路,22岁的他成了凿渠修沟的技术员,他用“丁子架挂垂线”的土办法,成功闯过穿洞难关。

  崖高壁陡,工具简陋,缺少技术,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单怀中的搭档许天珍,脚下木头断裂落下了悬崖,大家都以为人没了,他幸运的被一堆刺木丛挡住,拉上来的时候,已经血肉模糊。“昏迷几天后他总算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大沟修得怎样了?”单怀中说。伤好之后的许天珍,又上了渠。他的腰再也挺不直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腰系麻绳如雄鹰一般在悬崖与天地之间翱翔,就坐在崖边,指导和鼓励其他下崖的队友。

  脚下是悬崖,头顶有落石,危险时刻存在。那天,当大伙正在忙着清理松动的石头时,一块岩石从上面脱落,正好砸到刘明志头顶,鲜血喷涌而出,任凭同伴怎么叫喊,刘志明再也听不见了……“为了让群众都能吃上饭,活下去,还要活得好,大家只能拿命拼啊!”想起当年悲惨的景象,久经风雨的单怀中老泪纵横。

  苦心人,天不负——引来甘泉润高流

  高流大沟通水啦!

  通水那天,全村人都来到渠上,像过年一样热闹,唢呐锣鼓都上了,老人小孩都来了,长修队员们紧紧抱在一起,恸情的哭泣! 为了这一天,高流人整整干了6年时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有水了,高流村家家户户连夜开荒造田,几个月后,谷种变成了饭桌上香喷喷的白米饭。

  单怀中回忆,在通水后的第一个清明,老支书高体贵领着凿壁修渠的队员,来到而牺牲英雄的坟前,舀上满满一瓢水,端上一碗白白的米饭,祭奠已逝的英雄。高体贵双目湿润,“我们胜利了,沟已经修通,水引进来了,你们放心,高流的子孙后辈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如今的高流村,放眼望去,山清水秀,谷穗飘香,一栋栋青瓦白墙错落而立,一排排蔬菜大棚井然有致……让生机镇高流村生机盎然。

  目前高流大沟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是通往集镇的人行要道,覆盖了6个村民组2000余人的人畜饮水,解决了725亩稻田和1200亩经果林的灌溉。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21日

王伟康 庞生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贵州省兴仁市清航公司对东湖水体环境进行治理
贵州省兴仁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以水养水”解难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用水有保障 脱贫添动力
贵州省兴仁市城市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