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民生水利润民心——细数石家庄十年水利带来的新实惠

2012-10-09

  眼下的滹沱河两岸满眼翠绿,宽阔的水面碧波潺潺,新落成的叶子广场、弟子规主题公园和城市轨迹等节点工程成为石家庄市民“双节”出游的一个好去处。

  滹沱河再现美景是石家庄市10年来实施民生水利大发展的一个缩影,这10年,是该市水利惠泽民生最多的10年:10年间,180万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40多座水库摘掉“病险帽”,541万亩农田用上“高效水”,滹沱河焕发“新生机”……

  从吃水难到喝上干净安全的水,从黄沙漫天的河道到碧波潺潺的水岸美景,民生改善的背后,是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水利上的生动体现,也是该市治水思路的不断丰富与完善。

  保民安——防汛抗洪能力逐步提升

  2012年的夏天,石家庄市平均降雨量413.5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11.2%,比常年同期偏多6.6%,降雨量的明显增加给该市的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但石家庄市在今年汛期并未出现大的灾情险情,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该市在防汛方面的巨大投入。

  10年来,石家庄市瞄准防洪薄弱环节攻坚克难,不断加强防汛减灾能力建设,先后完成了覆盖全市18个县(市)区,集视频会议、数据传输、语音通信、远程监视、雨水自动测报“五位一体”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结合石环公路建设,完成了石家庄市主城区外围堤防建设24.65公里,使主城区整体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其中市区西部、西北部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

  10年来,石家庄市的防汛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目前,全市的防汛物资储备、号备达到7400余万元、50余个品种,其中市本级储备、号备800余万元、40个品种,组建应急抢险常备队伍520支,约6万余人,预备队433支,16万余人,为抗洪抢险救灾奠定了坚实基础。

  润民心——饮水工程投入逐步加大

  石家庄市元氏县北岩村村民张荣珍告诉笔者,“饮水工程项目建成后,我们也用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水龙头一开就有充足的水流出来,再也不用一天24小时开着水管等水了”。2011年,在市、县两级水务部门的努力下,元氏县修建了东正联村水厂工程,解决了北岩村3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

  这是石家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缩影,也是民生水利建设的见证。为确保更多的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石家庄市政府每年将此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严格项目村勘查,科学制定规划,积极推进联村集中供水和高标准水厂建设。

  为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长期运行,石家庄市统一制定了“使用卡”,使工程有人建、有人管、有人用,能持久发挥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用水协会400多个,其中元氏和深泽两县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协会。

  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使农村与水有关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被农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取得了“小工程,大德政”的良好效果,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顺民意——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完善

  看着田里即将收获的玉米,石家庄市正定县农民张思吉满脸喜悦:“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都得益于国家给咱田里修井铺管,让咱能及时浇上水。”2007年,依托节水型社会建设农村示范项目,西慈亭村实施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几年来,该村实现了节地56亩,年均实现节水29.98万立方米,省工7004个,年增收节支效益74.27万元。张思吉是正定县新安镇西慈亭村村民,该村是石家庄市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受益村。

  水利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近年来,为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石家庄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全市共完成投资54.2亿元,新增及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94 万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76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872万亩的87.6%,旱涝保收面积72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8%。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41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62%。全市灌溉用水量21.3亿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0.66。

  特别是2009年中央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以来,石家庄市共争取四批10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涉及行唐、晋州、无极、辛集、藁城、栾城、鹿泉、元氏、赵县、赞皇,争取总投资6.1亿元,截至目前共完成投入2.7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5万亩。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不断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建中心站19个,乡级水利站92个,人员629人,初步形成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对全市16万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改制,改制率达 98%以上,发展民营水利大户600多个。

  悦民情——水保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随着滹沱河市区段通水,到滹沱河岸边感受清新,放松心情已经成为不少石家庄市民休闲娱乐的不二选择,市民的生活质量伴随着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逐步完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在6年以前,滹沱河还是石家庄市区的主要沙尘污染源,常年断流,土地沙化,垃圾遍野,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的生存环境。为改变滹沱河的“反面形象”,2007年11月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治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生态、追求和谐,保障行洪、宜看宜憩”的原则,通过“水、堤、路、桥、岛、绿、景、居”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把滹沱河建设成为一条生态景观河、清洁的水源地,并依托河流水体和两岸树林,努力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石家庄市生态高地和省会地标性景观。经过近5年的建设施工,一条宽600米至1000米,全长16公里的玉带现已蜿蜒在市区北部,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后,滹沱河景区形成了环河北省会北部的滨水景观长廊,增加水面面积800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发挥着增加区域湿度,调节气温,改善河流水质、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作用,使石家庄市真正变身为山水相依的生态之城。

  同样是河道整治工程,如今在石家庄南部,洨河生态恢复工程也正在紧张进行当中。2012年6月份以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洨河综合整治的重要决定,计划利用1年的时间还洨河碧水清流,昔日的省会“排污河”正在悄然变身。今年9月20日,洨河生态恢复工程导流渠正式完工,洨河内的污水开始从原渠道内进入临时导流渠,洨河清淤和湿地建设即将展开,明年6月,一条生态新河将展现在石家庄市民眼前,在改善生态,丰富市民生活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0月9日  

  

  

  

        
梁旭


  相关新闻:
相似的洪水 不同的结果——2012年与1998年7月同比长江防洪工程效益分析
湖北举办泵站运行工渠道维护工职业技能竞赛
巴东县人大常委会视察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
为了水库碧水长流——湖北阳新县多部门联合整治富水水库行洪障碍物侧记
丹江口市加快库区移民内安集中安置点供水工程建设
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赴孝感应城市指导抗旱
枝江市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竣工
湖北夷陵区水保局积极推行网上办公 全力推进监督执法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