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给河套永昌加把锁
 
分享到:
2018-09-17
 
  总干渠二闸段渠道  河灌总局/提供
  “同心锁”——永昌  秦素娟/摄
河套灌区联星村  欧阳新华/摄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  河灌总局/提供
  □特约记者 秦素娟
  

  “大家看,这个位置就是三盛公。沿河向下游看,红色的线是输水渠,绿色的线是排水沟。从三盛公引出的水,经输水渠送入灌区,灌溉后的余水再由排水沟排出去,为保证灌区丰产丰收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在《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灌区图》前,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局(以下简称枢纽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赵彦杰这样介绍。

  三盛公水利枢纽座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接壤处的黄河干流上,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河干流上建设的首批重要工程之一,也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工程。当然,从枢纽管理局的角度看,河套灌区也可以说是枢纽工程灌区。

  从灌区图上可以看出,红色、绿色的线密密麻麻,粗细又各不相同,它们沿黄河左岸,在长250余千米、宽50余千米的辽阔大地上,织就了一张阡陌纵横的灌排体系网络。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河灌总局)供水处处长付国义说:“灌区的灌溉用水全部通过三盛公水利枢纽分水,先进入总干渠,再进入干渠、分干渠,以及更下一级的支、斗、农、毛渠,一共7级渠道,最后进入田间。线条的粗细代表着渠道的不同等级,排水沟也是如此。目前,河套灌区的灌排(沟)道有10.36万条,长度达6.5万千米,几乎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半。”

  记者从枢纽管理局了解到,三盛公水利枢纽建于1959年,是迄今为止黄河上唯一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扼守着河套灌区生命的咽喉。该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套是个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方。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河套灌区,也就没有巴彦淖尔市。”

  受当时经济社会条件制约,要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建设一座18孔、长达300余米的拦河闸,难度可想而知。据《三盛公水利枢纽记》记载,枢纽工程“历时3年竣工,参建人员2万有余,筑料430万方,投资5000余万”。英雄的劳动人民用心血与汗水,浇筑起了钢筋铁骨的雄伟大坝,同时也浇筑进了灌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期盼和希望。

  枢纽工程建成后,不仅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更从根本上解决了河套灌区的农业灌溉引水问题,使“北疆河套千万亩沃野旱涝保收,黄河南岸贰佰万人民和颐安居,‘唯富一套’其名悠然所得,‘塞上江南’之韵流芳四野”。

  据统计,自1961年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运行以来,河套灌区累计引用黄河水3000多亿立方米,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引黄用水量1923亿立方米。三盛公送来了生命之水,再加上平田整地、农田水利配套、更新种植品种等,灌区面积及产出效益节节攀升。

  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富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这儿人均土地4.7亩,现在达到了10亩多。以葵花为例,当时亩产量150到200斤,每斤0.3元;现在亩产量五六百斤,每斤三四元,产量和收益都大幅度增加。”

  据河灌总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三盛公水利枢纽建设前灌区灌溉面积547万亩,目前已形成近千万亩规模;改革开放40年来,灌区粮食总产量由3亿千克增加到31.34亿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1元增加到14476元,支撑起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灌区农民增产增收的一片天。

  站在枢纽管理局四楼平台上放眼望去,浩浩汤汤的黄河水滚滚而来,一支水流穿过拦河闸孔洞奔海而去;另一支则转头进入总干渠,向着河套灌区欢快行进。在总干渠左岸,是三盛公水利枢纽景区的钢铁艺术雕塑“同心锁”,锁面上巨幅的“永昌”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记者没有探询该雕塑的设计本意,但对于黄河水滋润着的那近千万亩土地来说,三盛公水利枢纽的建成,不正是给河套地区永远昌盛而加上的一把牢固的巨锁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9月17日
秦素娟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内蒙古乌海市:水权流转实现“多赢”
内蒙古敖汉旗:引水灌溉保粮丰
内蒙古乌海市:用水权交易盘活水资源
算好节水账 提效保丰收
“千年基业”展露新风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