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唱响六盘山绿色壮歌
 
分享到:
2019-10-29

南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

彭阳县阳洼小流域治理

盐池昔日沙窝变成绿洲

  □记者 孟砚岷

  深秋季节,走进碧水萦绕,青山叠翠的中庄村,仿佛置身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以前的中庄村,山光秃秃的,农田全是坡地,机械无法耕种。现在满山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达41%,全村1万亩耕地全部进行了高标准改造,牛存栏达1300多头、羊存栏2200多只。”彭阳县白阳镇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闫生栋细数着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的诸多变化。

  彭阳县建县三十多年来,一直秉承“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态建设理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提高到现在的67%,2013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三西”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彭阳县所在的西海固地区由原来寸草不生的黄土地变成了满目苍翠的绿色梯田。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在宁夏山川大地上的伟大变迁的一个缩影。宁夏水土保持坚持不懈勾绘生态蓝图,书写着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绿色奇迹,生态成为宁夏一张靓丽名片。

  沙窝窝成风景区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抬脚不见踪”。这是留在宁夏盐池县上了年纪群众记忆里的一句顺口溜。

  上世纪90年代,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宁夏盐池县生态环境恶劣,全县植被面积仅为13%,年均扬沙天气近百天。2006年开始,盐池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封育修复等,盐池县生态随之大变。截至2018年底,全县植被面积达到71%,全年扬沙天气大幅下降,并建成了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沙泉湾国家级生态观测站。

  作为宁夏东部生态屏障的盐池县始终把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经济小流域、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目标,按照“南治土、中治水、北治沙”的治理思路,不断加强治理和生态经济小流域建设力度。以小面积开发治理促进大面积封育保护,建设了刘窑头、方山等多个以生态修复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生态经济小流域,实现了由单一人工治理向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转变,使荒漠草原再现昔日秀美,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如今,不仅有青山绿水,更有鸟语花香。截至2018年底,全县植被面积达到71%,草原产草量由10年前的每亩48千克提高到147千克,全年扬沙天气仅有七八次。

  隆德县经过多年的梯田建设,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55万亩,占总耕地64万亩的86%,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较大空间,实现了由种粮型向粮经饲结合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向现代商品型的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退耕还林,实施林药及林草间作,为中药材、草畜等后续产业培养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走出一条以兴修基本农田,造林种草、生态修复、沟道坝系和农田水利配套建设相结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生存环境的脱贫致富之路。

  水土流失是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水土保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长年干旱少雨、缺林少绿,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北方防沙带,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有特殊地位,一直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战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掷地有声的论述,吹响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也为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宁夏持之以恒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

  构筑西北生态屏障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

  十八大以来,全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推进。同2000年数据比较,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由3.6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96万平方公里,减少了47%,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较2000年下降了55%。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保存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年拦截泥沙由上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减少到现在的4000万吨,成为全国首个“人进沙退”的省区,为解决黄河中下游“地上悬河”问题做出了应有努力。

  以 “一河三山”(黄河、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为重点着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恢复湖泊湿地50余万亩,湿地保护面积达31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4%提高到13.3%,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贺兰山岩羊数量由1983年的不足1800只增加到2万只以上,成为岩壁上跳跃的精灵。六盘山生态环境日益好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频现林区,典型热带亚热带动物鬣羚、濒危物种毛冠鹿、珍惜野生动物赤麂首次发现。目前,全区400多种野生动物和近千种野生植物得到全面保护与有效恢复,动植物物种分别增加了62种和8种。宁夏平原湿地已成为欧亚大陆鸟类迁栖的重要通道之一。

  围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南部治理、中部修复、全面预防、重点监督”,因地制宜推进山水田林草、库井窖池坝综合治理,全区建成淤地坝1112座,总库容达4.24亿立方米,高标准旱作三田近500万亩,发展小片水浇地3万亩。

  其中,十八大以来除险加固淤地坝130座,新增高标准旱作三田和小片水地150多万亩。重点治理区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变昔日的“三跑田”为“三保田”,加速推进自然产品向生态资本快速转换,为中南部地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庭院经济、草畜产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显著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水土流失严重的西海固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4691元增长到2017年的8579元,增长了83%。

  一张蓝图绘到底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主动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彰显了举全区之力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勇气和决心。

  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按照总体规划和任务分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相互兼顾,钱往一处投,劲往一处使,保质保量,全面开展。在水利部门搭建的平台上,政府统筹整合各个部门,立足本职参与建设,形成了“规划引导、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唱戏、全民参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

  编制完成《宁夏水土保持规划》《宁夏“十三五”水土保持规划》《宁夏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适时出台了《宁夏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为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率先推进水土保持“放管服”行政审批改革,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超前推进年度项目前期储备工作,将水保项目全盘纳入县区脱贫攻坚项目库,为资金整进和项目实施夯实基础。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坚持 “五个面向”(面向各级领导、机关干部、管理对象、社会公众、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特别是把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为重点对象,在水土流失重点市、县(区)开展富有特色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党校活动。固原市创新“一进、五抓、三注重”的宣传教育模式,得到了水利部的好评。全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校园活动扩大至22个市县(区)110余所学校。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0月29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同心县率先在宁夏率先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定
为了黄河水解渴“凤城”
宁夏石嘴山市提升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覆盖面
宁夏同心县重拳出击“四乱”
宁夏举办第二批全区河湖长制工作培训班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