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塬节水结出致富果
发表时间:2022-09-27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记者 孟砚岷
一年一度旱塬红。夏至前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节水灌溉示范园结出了一年中营养最丰富、口感最好的头茬枸杞鲜果。
枸杞红了,乡亲们的生活也红火了。同心县河西镇朝阳村的田桂英过去是围着锅台、围着孩子转的家庭妇女。如今,在枸杞园打零工,一个月有4000元的收入,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朝阳村枸杞加工和种植,直接受益1390户,采摘季节临时用工每日达4000余人,许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10年前,河西镇同德村的枸杞种植基地所在地还是一片“风吹石头跑,春夏无绿草”的戈壁荒滩。但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土壤富硒,有清水河和黄河水共同灌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一块适合优质枸杞生长的“宝地”。
同心县修建水网渠道,通过五级扬水将黄河水引到田间地头,田间配备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农业用水高效灌溉。在高效节水项目扶持下,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万亩原生态富硒枸杞基地,年平均处理枸杞鲜果1.5万吨以上。项目以水资源高效利用生产体系为基础,深度融合现代农机装备、现代节水技术与枸杞种植技术,形成了农机、节水、农艺一体化的枸杞高效节水与规范化种植综合生产技术模式,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水资源利用率、食品安全保障程度和经济创收能力,引领带动着当地节水、高效、绿色、生态枸杞产业发展。
“政府配给的水定额是1亩地全年210立方米,但实际只用了150多立方米。滴灌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机械施肥、自动除草、智能灌溉、植保监控、水肥一体化,各种先进的技术,保障了枸杞的绿色安全、品质优良。郁郁葱葱的万亩生态枸杞庄园,成为生态移民村的“绿色银行”。昔日荒漠地披上绿装,同德移民村周围植被覆盖率由过去不到5%提高到70%以上。
同德移民村是“十二五”期间宁夏生态移民的主战场。同心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润德庄园”等四大枸杞种植基地,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小枸杞发展出大产业,一粒粒红色果实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红色钥匙”。
如今,“润德庄园”拥有枸杞干果、液态枸杞、枸杞家族三大系列60款产品,荣获“宁夏枸杞知名品牌”和“宁夏枸杞优质基地”双优称号,构建了从田间到舌尖的枸杞健康食品发展体系。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9月27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孟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