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5月6日讯 (记者 赵新 通讯员 蒋金猛)大河东去,滔滔不息。历朝历代,跨黄河发展都被视为天字号工程。时至今日,将黄河两岸统一规划,共同发展,民生相系,发展相融,成为沿黄许多地方急需破解之题。
早在10多年前,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委、省政府就提出省城济南北跨战略,跨河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济南市委、市政府由此拉开北跨大幕,一系列规划出台,部分工程上马。
齐河与济南隔黄河相望,是德州市“南融”桥头堡。
齐河县依据特殊区位优势,抢抓省城北跨先机,积极对接济南跨河发展布局,确定了“水为脉,绿相依,经为魂,民安生”的大思路,规划工(经济开发区)、居(主城区)、游(生态城)“三区”连体建设蓝图,加快建设“省会北城”。
据介绍,生态城与北部的主城区、经开区共同构建起未来齐河县城框架,按照“北工”、“中居”、“南游”的定位来布局,规划总面积170平方公里。
2014年开标的济齐黄河大桥建成后,济南齐河两地交通将更加方便,从济南市济齐路向北跨过大桥,几分钟车程便到了黄河国际生态城。
每逢节假日人气爆棚的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所处位置,正是齐河县“南游”发展区域——黄河国际生态城,该区域主要发展旅游度假和高端现代服务产业。
由黄河国际生态城出发,沿黄河大道进县城,要路过城南新区,这里与老城区和西城区,组成“中居”区域,主要承载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北工”区域主要是齐河经济开发区及高铁新区。经多年快速发展,这里聚集了众多企业,是全县经济发展主平台。重点发展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煤及高端化工、高端食品、现代物流、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
着眼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未来10年,齐河将围绕“水”做足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文章,以“三区”的超常跨越为突破,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省会北部一座现代化生态之城。
因有黄河穿境,地下水充沛。借此得天独厚条件,齐河早于上世纪90年代即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县,当地森林覆盖率达48%。
齐河为彰显城市特色,做好“水”、“绿”两篇文章,提出“以水为脉,以绿为依”的理念。将大清河、倪伦河、温聪河、六六河等确定为城市水系景观轴。该县在三区之间沿铁路、高速公路广植树木,以绿化形成无缝衔接。城区内规划的五湖、四海等湖面也将串联起来,形成绿带如绿项链,湖面如白珍珠的自然美景。这些还将是济南北部的一道生态绿色屏障。
突出水生态,是齐河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特色。黄河国际生态城的发展规划,体现得也很明显。该区域总体控制原则提出:三分之一绿化、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开发。
当地规划的另一特色是民生理念。城南新区规划中,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就是针对市民,其中有市民广场、城市公园、健身广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城市公园中100亩水面白玉湖已开工,贯穿南北的大清河正开挖,博物馆晏子春秋城也将建设,将形成“一湖一城”特色景观。
随着济齐黄河大桥、长齐黄河大桥、济齐轻轨的陆续建成,齐河与济南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将带动两岸经济加快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