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17日讯 (通讯员 单亦双)山东胶州市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两年旱情较为严重,降雨量偏少,近期各区市持续高温天气,供水水量呈跳跃型增长,供水形势严峻。胶州市区最高日供水量达到了7.79万立方米,再次刷新我市市区供水历史记录。根据历年的供水情况分析,青岛市的高峰供水期主要出现在每年的7、8、9三个月。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连续高温和超负荷供水,胶州市切实做好城市高峰供水保障工作,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平稳运行。
城区供水保障有力
面对各水源地蓄水匮乏的严峻供水形势,胶州市上下群策群力,加大水源挖潜,调动一切可能力量保障市区用水。一是实施大沽河左岸东小埠平塘应急供水工程,日供水量1万立方米。二是实施广州南路加压站机组改造工程。投资42.33万元将3台37千瓦机组更换为大流量同功率37千瓦机组。三是高压运行前韩水厂新建直径1000毫米供水管线。6月22日,前韩水厂新建管线全面高压运行,目前出厂水压力达到0.55兆帕,日供水量比老管道增加8000立方米,达到3万立方米。经过4天的调试,城区供水管网系统压力达到平衡,满足各高点供水压力。下一步将根据高峰供水情况,进一步优化平衡供水管网压力,实现经济运行,节约供水成本。前韩水厂新建管线直接向城区市政管网供水,改写了1981年以来大沽河水源地向城区二级供水的历史。
全面排查检修供水设备
胶州市对各水厂、加压站的供水机组、电气设备以及水处理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确保了夏季用水高峰季节安全;对东南汽修加压泵站的三台已经老化机组设备进行了更换,根据用水需求,将原先高扬程低流量的机组更换成低扬程高流量的机组,这样每台机组的流量每小时比原先机组流量多出90立方米,彻底解决了新城区用水压力不足的难题。
供水管网建设稳步推进
胶州市积极推进供水管网建设。一是实施城区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目前4条改造给水管网,新立街小区已全部完成,扬州路完成主管道安装和新旧管线对接,正在铺设路面,其余寺门首路、梧州路供水管网正在施工准备中;8条新建道路管线兰州东路(海尔大道至南庄)、澳门路(杭州路至广州路)、厦门路、泉州路已全部完工;泸州路、柳州路、锦州路、上海路根据道路建设进行。二是棘洪滩水库调水二期工程。该工程已铺设管道16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70%,计划今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四是规划路(海尔大道至洋河路)新建供水管线工程全部完工,共安装DN300球墨铸铁管供水管道600米。
加强水质管理
胶州市加强对城市供水系统基础设施的巡查,加大水质检测频率,严把水质检测关。实时监测出厂水浊度、PH、余氯,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标准,对重点水质指标如浊度、余氯等实施严格监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调整运行工艺,确保水质达标。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围绕安全生产这一主线,胶州市制定了管网抢修、设备故障等12项专项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等专项活动。为提高棘洪滩水厂的出厂水水质,实施开发区加压站的次氯酸钠投加和前韩水厂活性炭应急投加系统建设。针对前韩水厂净水车间屋面板及钢结构严重锈蚀的情况,自筹资金59.5万元,实施了前韩水厂净水车间屋面改造工程。同时,充分发挥各水厂第一道防线作用,合理调整加药加氯量,保证了水质稳定,全市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切实保障。
积极做好防汛工作
对于防汛产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伤害,本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资源共享、联动应急”的原则,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做到调动灵活,运转高效,救援有力。胶州市组织人员对供水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拉网式检查,对各水厂和加压站的泵房、机房、供水设施、供水管网、供水用电线路等进行了防汛安全自查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汛期的安全生产供水。胶州市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组建供水应急队伍1支,编织袋500条,潜水泵4台,铁锨20吧,发电机5台,应急送水车1辆,做到防汛有备无患。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坚决杜绝离岗、脱岗现象发生。保持通讯畅通,对于出现险情的部位,及时上报,同时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