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万里长河风正好
——写在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之际
 
分享到:
2023-04-01
 

  □本报记者 马晓媛 李海川

  阳春时节,黄河三角洲湿地,春意萌生,鸟鹤飞翔。站在黄河入海码头远眺,大河一路流淌,奔向远方大海。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这是继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后,总书记再次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和进一步部署。

  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支撑,2022年10月30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之际,流域沿线各地如何认识这部流域法律,如何让法律尽快落地见效,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如何长久运用好这把利器,守护母亲河安澜健康?黄河保护法实施后,将会带来哪些转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黄河沿线多地展开了采访。

  利器——

  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国家战略的法治保障

  走进位于郑州的黄河博物馆,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一沓沓史料,生动展示着黄河流域的演变、厚重的黄河文化以及在河患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经验成效,让人深深感受到黄河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凡意义。

  黄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我们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目前国家现行的基础性、普适性的法律难以有效支撑,这里面既有制度空白,也有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衔接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通过立法作出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协同性的制度安排。”黄河水利委员会全程参与了黄河保护法的制定,政策法规局局长张建民介绍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立法保护黄河,是基于黄河流域情况的现实选择,是长久以来大家的共识,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各个领域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今,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更进一步增强了流域各地和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幸福黄河的信心与决心。

  河南黄河河务局水河处工作人员王新建介绍:“黄河保护法对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凝聚起全社会共同保护爱护黄河的力量,增强大家的社会责任感,为长期在黄河基层工作的人员增加了底气。”

  在沿线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黄河保护法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重要作用。

  “以前我们阻止一些涉河违法行为时,一些人会质问执法依据是什么。黄河保护法出台之后,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告诉他们,这么做违法了,需要负法律责任。法律强有力的震慑力,能更加有效阻止一些危害河道安全的行为。”在河南开封黑岗口险工,从事黄河防洪工作的河南开封第一河务局抗洪抢险突击队队长张飞,兴奋与期待溢于言表。

  在河口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基地,长期与河口河务局联合执法的黄河派出所所长姜敏表示,黄河保护法的实施,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织密坚实防护网。

  有了利器增强底气,与之配套的,则需要让执法人员学好用好法律,让百姓知法懂法。当前,流域各地将深入学习宣贯黄河保护法作为重点,紧锣密鼓推进。

  在位于黄河边上的利津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上,黄河保护法的重点内容已经呈现到依法治河展区内,百姓可通过互动学法区的触控屏幕进行关于黄河的知识答题。据介绍,这个文化广场把法律元素融入黄河工程中,使沿黄群众在欣赏黄河美景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今年‘水日水周’期间,我们在这里举办了黄河保护法相关的宣贯活动,让更多百姓了解黄河保护法,守护好母亲河。”黄河河口管理局水政处工作人员李祯说。

  设展板、发宣传册、开展各种普法主题活动——在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结合“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主题,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黄河保护法主题宣贯活动。

  “我们将黄河保护法宣贯列入‘八五’普法重要内容,紧抓重要节点,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和解读阐释,让黄河保护法家喻户晓、落地生根。”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祖雷鸣在今年“两会”接受采访时表示。

  合唱——

  以系统观念统筹解决黄河突出问题

  进入利津黄河生态保护巡回法庭,标准的法庭设置,彰显出法律的庄严。这个由利津县法院与利津河务局携手打造、山东黄河首个达到中等法庭标准的巡回法庭,旨在增强水行政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汇聚多方合力,强化黄河保护与管理。

  黄河流域内跨行政区域较多,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管理上容易出现效率低下乃至“各自为政”。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全流域一盘棋,一直是水利部门和流域各地不断破题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黄河保护法中,也将统筹协作、系统治理的理念提升为保护好黄河的法治之策。

  “黄河保护法通篇看下来,无论是生态、防洪、水资源还是其他方面,都突出了系统性、协同性,体现了整体作战、共同推进的黄河治理保护过程。”河南黄河河务局水河处副处长何红生讲述了对黄河保护法的体会。

  以系统观念统筹解决黄河突出问题,是针对黄河流域管理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黄河保护法以水为核心、河为纽带、流域为基础,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更加注重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黄河流域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导向,明确了一系列针对性、保障性、约束性的制度措施,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在中华民族黄河治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指出。

  针对破除“九龙治水”局面,提升保护和治理效能,黄河保护法明确,国家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并首次以法律形式赋予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

  “黄河保护法规定流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对黄河流域各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让我们的工作职责正式实现了法定化。”黄河水利委员会规计局黄河战略处处长张洪星说。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祖雷鸣表示,这些职责更深入、更广泛地涉及流域高质量发展诸多方面,对黄河流域管理机构来说,监督管理的责任更大了、保障水安全的任务更重了。

  “赋予我们法律武器,怎么结合实际用好它,怎么把握好执法尺度,是下一步重点要做好的工作。”山东黄河河务局水政处法规科副科长刘寒寒表示,“当前主要工作是要持续完善配套制度,同步做好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形成较为完善的黄河保护治理法规体系,保证各项制度落地生根、有效实施。”

  跃升——

  推动既往实践成果步入法治轨道

  午后阳光正好,黑岗口黄河法治文化广场观景台上,广东来的游客刘影和同伴操控无人机记录下九曲黄河的浩荡风采。“没想到,黄河水这么清。”一路走来,刘影眼中的黄河颠覆了她的想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沿黄河各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越发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但是,黄河是一条极为复杂难治的河流,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将黄河保护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普遍性政策、机制、制度予以立法确认,有效提升黄河保护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健康发展。”张建民说。

  据了解,在黄河保护法制定过程中,水利部门和其他各方专家学者,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题研究,总结以往实践成果,反映人民意愿,最终将其充分转化形成具体可行的法律条文。

  回首黄河治理历程,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确保了黄河23年不断流,为三角洲生态系统修复、维持提供了水源基础,实现了频繁断流到鸟飞鱼跃的生态蝶变。

  如今在黄河保护法中,针对生态保护与修复,特别将清水沟、刁口河生态补水工作列入法律条款。在黄河河口管理局水调科科长聂莉莉看来,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再次提高,深感责任重大。

  “别看现在黄河风平浪静,秋汛那会儿可凶猛了。”张飞回想起2021年历史罕见黄河秋汛,仍心有余悸,当时他和同事吃住都在大堤上,一个多月时间里化解了194次险情。

  黄河为害,害在泥沙。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黄河保护法明确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河道清障、岸坡整治、堤防加固等治理措施,打造集防洪、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廊道。

  “节水就是省钱嘞!”2022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联丰村八八渠通过平台交易了50万立方米水,收益的80%归节水农户,用于抵扣农业灌溉水费。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节水更有动力。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黄河保护法的颁布施行,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矛盾提供一把利剑,为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保驾护航,实现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走好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之路。”黄河水利委员会节约保护局节水管理处职工宋静茹说。

  黄河保护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对用水总量控制、强制性用水定额、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等作出了全面规定,为上中下游“一个调子”节水护水用水提供了有力支撑。

  太公广场、田横广场、北纬37度黄河音乐广场等功能性景点一应俱全,“姜太公渭水垂钓”“安澜牛”等文化雕塑各具特色,依托险工工前坝探水平台设置的“亲吻母亲河”主题广场,实现了黄河防洪工程与景区共融共建共美。这便是坐落于山东淄博黄河南岸的安澜湾景区。

  “这里由原引黄沉沙池改造而来,整合黄河、湿地、温泉、民俗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有序开发,实现黄河自然景观与文化旅游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带动了周围乡村的发展。”淄博高青黄河河务局李伟波介绍。

  推动产业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在黄河流域,像安澜湾这样因水而活、因水而兴的例子不胜枚举。

  黄河保护法在总则第一条中就点出了制定本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前,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依然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短板。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黄河保护法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规定。

  瞄准实际问题,巩固治理成效,以生态保护起笔,以高质量发展落笔,黄河保护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依靠江河生态“含绿量”来提升流域发展“含金量”。

  赓续——

  让古老的黄河文化焕发“青春”

  2022年11月,电视连续剧《天下长河》在湖南卫视播出,讲述一众治水贤才为护黄河安澜同筑不决之堤的故事,开创了讲好黄河历史故事的新视角。

  滚滚黄河万年长,绵绵华夏文明始。黄河文化深邃博大、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的传承赓续,对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保护法专章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出规定,将文化与流域法治建设紧密联系到一起,这在相关涉及资源环境的法律中也是首次。

  对于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流域各地也一直在探索。沿黄一路上可以看到,各地依据不同文化特色、依托水利工程,建设了各式各样博物馆,发布了各种吉祥物、设置了大大小小的文化公园,为百姓深入了解黄河文化提供了契机,让人感受到黄河承载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内,秦汉时期的水利文化遗存和清代以来的水利工程遗迹,无声诉说着河套灌区悠久水文化发展史;在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惠金黄河记忆展览馆中精心收集的一物一器,饱含着温情与敬意;在山东淄博黄河传统治河技艺展示体验基地,羊角爪子、单头人等各式各样的家伙桩依次排列,黄河埽工这一古老治河技艺得以传承。

  2022年,沿黄九省区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文化大会》。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演绎,多维视角的讲述解读,以及跨媒介、跨圈层的合作交融,让古老的黄河文化焕发“青春”。

  “我们与河南省文化旅游部门、清华大学文旅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的‘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不久将正式上线。”河南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祖士保介绍着该局进行的一个“大项目”,“依托黄河下游千里堤防等完善的防洪工程设施,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形成完整研学体系,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充分感受黄河地理之美、文化之韵、治理之效。”

  “黄河保护法出台,为我们更好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依据和遵循,我们也将不断尝试,将黄河故事讲好,将民族精神传承好。”河南惠金黄河河务局办公室主任孙金丽满怀憧憬和期待。

  万里长河风正好,千年大计法方新。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人民治黄事业正在进入历史新境界,母亲河黄河必将以新的姿态焕发新的生机,成为真正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4月1日

马晓媛 李海川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神兵”护河
梁山县“和河之契”风景道成功入选山东黄河国家风景廊道典型段
黄河下游西河口水文监测断面出现今冬首封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东段)第三标段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黄河(惠民段)通过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验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