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陆水奔涌起涛声
——写在三峡试验坝陆水枢纽工程开工60周年之际
 
分享到:
2018-10-23

  □记者 陈松平 通讯员 谭晓花 周博

陆水试验枢纽工程

  金秋时节,站在陆水试验枢纽工程坝顶,放眼上游,碧波万顷,鱼跃鸟飞,水秀山青,生机勃勃;俯瞰下游,江风浩荡,波涛滚滚,沃野田畴,稻菽成浪。

  1958年10月23日,承载着“三峡工程试验坝”的功勋荣光,陆水试验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60年来,这座由长江委自行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并进行运行管理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为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镶嵌在鄂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伴随着陆水试验枢纽的辉煌,工程建设管理单位——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也走过了60年曲折不凡的历程。一代代陆水人始终不渝地保持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坚守着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锐意进取、勇于变革,走出一条施工试验与工程建管结合、公益职能与社会效益突出的发展之路,在奔流不息的陆水河两岸激起了阵阵涛声。

  功勋之坝 试验基地

  远望城郭里,尽在水云中。在我国如织的水系中,秀丽的陆水河自幕阜山迤逦而下,如游龙般穿越湘鄂赣三省边境,由南往北,流淌在两岸青山绿水之间,于三国古战场赤壁注入万里长江。

  陆水试验枢纽,是陆水流域的控制性工程,其兴建源起于长江三峡工程。1958年6月9日,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即长江委,以下简称长办)主任林一山向周恩来总理呈送报告,建议兴建陆水水利枢纽,为未来的三峡工程建设作技术准备和施工技术试验。这项水利工程技术革命的建议立即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当年7月初,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和陈毅、李富春、李先念、聂荣臻、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分别作出明确批示,同意将陆水枢纽作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试验坝开工兴建。

  直到今天,说起陆水试验枢纽获十几位中央领导批示同意兴建的历史,陆管局职工仍不无自豪:“在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工程能像陆水枢纽这样得到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批阅意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这个三峡试验坝所处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啊!”

  1958年10月23日,陆水试验枢纽正式开工。来自长办试验施工总队的水利科技工作者、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原湖北省孝感行署10个县4万多民工、3000多集体转业铁道兵陆续来到陆水工地,安营扎寨,满怀战天斗地的热情,担当起“为三峡工程练兵”的艰巨使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程建设大会战中。

  1961年7月,陆水主坝完成防汛断面后,因国家经济困难,工程缓建。1964年7月,工程恢复正常施工,开始第二次基坑开挖。1965年3月,正式恢复混凝土浇筑和预制安装施工。1967年7月,水库开始蓄水。1969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4年12月,四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工程按批准的初步设计基本竣工,枢纽工程投入正常运行,除混凝土预制安装筑坝试验外的有关试验项目持续进行。

陆水枢纽主坝泄洪

  陆水试验枢纽工程建设期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十年动乱。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建设者们凭着对祖国水利事业的热爱和对三峡工程的憧憬,克服重重困难,攻克道道难关,圆满地完成了包括预制混凝土安装筑坝试验在内的多项开创性试验任务,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水试验枢纽建设的价值主要展现在“为三峡工程做试验”上,在枢纽工程建设以及投入运行后,除重点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预制安装筑坝和砂基固结灌浆试验,为三峡工程探索快速施工的新途径以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水利水电科学试验,成为国内有名的水利水电科学试验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在陆水试验枢纽进行的大小试验项目200多项,取得了国内水利水电技术领域的众多“第一”。

  陆水试验枢纽既为三峡工程做整体性、全过程的科学试验,同时也为全国科研设计所、高校和制造厂商提供了大量新理论、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宝贵试验资料。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全国水利和电力系统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为我国水利水电技术进步和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项目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嘉奖,许多试验研究成果编入大专院校的教科书,到陆水试验枢纽参观考察者一度络绎不绝。也可以说,陆水试验枢纽是新中国水利水电科技发展史上一个丰产的园地。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陆水水库分中心

  效益显著 造福一方

  60年来,陆水试验枢纽不仅圆满完成了三峡工程各项试验任务,工程投运后,还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使得陆水流域从此大水难见灾、十年九旱局面彻底改变、优质水源和电源成为富民之源……为陆水流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陆水是长江一级支流,陆水试验枢纽是陆水流域150多座水库的末级控制性工程,担负着流域重要的防洪保安作用,直接保护其下游赤壁市几十万人以及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重要的工农业基础设施的安全。

  陆水试验枢纽建设前,当地十年九灾,几乎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防汛、修堤、救灾。陆水试验枢纽建成投运后,对流域的防洪抗旱调蓄能力明显提高,使下游2~3年一遇的堤防防洪标准提高到15年一遇,枢纽工程投入运行50年来大水难见灾,不仅减少了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给流域人民带来更为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在1991年、1998年、2016年、2017年等年份,长江发生大洪水,陆水试验枢纽积极配合长江抗洪斗争,调蓄陆水流域洪水,为确保洪湖长江大堤和武汉市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陆水试验枢纽南北两个灌渠自1975年通水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受益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无保障的局面。每当旱年,陆管局都顾全大局,用牺牲发电保灌溉的调度方式,使灌区有旱无灾,连年丰收。据估算,40多年来,陆水试验枢纽为灌区累计增产粮食约6亿公斤,成为地方农业稳产增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设施。

陆水电厂设备更新改造

  陆水电厂总装机容量4.55万千瓦,所发电量主要送往湖北电网,由于陆水电厂处于湖北电网末端,在系统中主要承担调峰任务,也是湖北电网黑启动电厂,在早期为湖北电网的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保障湖北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障地方重点工程的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陆水水库作为湖北省确立的集中饮用水源地,三类以上的优良水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注入了活力,随着当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因水兴城、因水招商、因水致富,陆水试验枢纽成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目前年生活取用水量总量达3000~4000万吨。水库供水功能随环湖经济的发展不断显现,工业年取用水3000~4000万吨。

  水库蓄水之后所形成的陆水库区小气候,为库区内400多个岛屿、上千种动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库区群山环绕,森林茂盛,植被优良,水质清澈,大小岛屿散落其间,有“千岛湖”之美誉。陆水水库成为首批命名的四个湖北省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

  陆管局通过不断加强库区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与维护,确保了几十万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安全,为赤壁市城镇工业及居民生活、特大型企业提供优质的水源,提升了当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改革先锋 浴火新生

  陆水试验枢纽的勘测、规划、设计、科研、试验、建设管理、施工、运行管理等全过程都是由长江委(长办)承担,这种模式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改革开放初期,陆管局同全国其它国有大中型单位一样,形成了“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小社会。除发电收入外,主要依靠国家基建投资维持队伍的生存和发展。

  1986年,陆水试验枢纽防洪加固完工后,随着国家对陆水试验枢纽工程建设投资终止,上千人的单位近一半施工队伍面临“无米下锅”、难以为继的严重困难局面。

  面对严峻的现实,为维持工程的正常运行,陆管局干部职工不等不靠,率先实施改革,特别是把经过陆水试验枢纽施工试验实践锻炼并长期从事枢纽工程养护的专业队伍推向市场,承担起养家糊口的任务,成为水利行业勇闯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改革先锋。

  但是,由于陆水试验枢纽公益性任务的需要和枢纽工程维护管理任务特别繁重,这种“小马拉大车”格局不仅导致陆管局难以自我维持,而且无法弥补工程日常维护及管理费用的巨大支出,使得维护费用长期不足,工程的管理、养护维修年复一年积累了巨大的“欠账”。

  就这样,拿经营性收益来补贴公益性支出,导致单位负担沉重,经营毫无起色,工资发放不了,人才大量流失……陆管局陷入举步维艰的恶性循环。

  陆管局要走出困境,根途径就是让公益事业回归公共财政。为此,水利部有关部门多次与中央编办、财政部等中央部委进行汇报与沟通。中央编办、水利部、财政部等部门相关单位组成课题组,专题调研陆水试验枢纽管理体制。经过多方努力,2003年11月,中央编办批复陆管局为长江委管理的事业单位,明确了陆管局的事业单位身份。

  其后,在水利部时任部长陈雷同志的关怀下,陆管局于2009年被列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基本支出纳入财政预算。这一对陆管局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枢纽坝区和生活区,许多干部职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放下了经济包袱的陆管局再次轻装上阵,曾经以“科学创新”“试验研究”而闻名的陆水人们再次唤醒血脉中的创新精神, 闻名全国的水利工程管护“千分制”在陆管局应运而生。

  针对枢纽工程运行管理比较松散、制度不够健全、职责分解不够明析、考核标准粗放、管理不够到位等情况,陆管局围绕“规范管理,增强素质,提高效率”的工作目标,加强枢纽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推行以实现枢纽运行精细化、单元化、信息化管理为目标的“千分制”。

  这套制度用精细化管理规范行为和标准,解决职工对枢纽工程“不知道怎么管”的问题;用单元化管理分解职责,化解职工之间相互推诿的矛盾;用信息化管理创新突破,打造具备陆水特色的管理模式。

  在自身发展方面,陆管局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在转轨变型过程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采取理顺职能、精简机构、人员分流等办法,大力压缩非生产人员,大量的技术人员被充实到了生产经营一线。

  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努力,陆管局的干部职工逐渐适应了市场竞争环境,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制造、工程施工不断发展壮大,产品制造销售遍及全国各地,施工项目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区,并逐步向国外市场发展。陆水枢纽工程局承建的广州新砺江水闸、东莞市桂影洲围石碣泵站扩建项目获得全国水利工程最高奖项——大禹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砥砺奋进 还看今朝

  今天,在陆水试验枢纽迎来60岁生日之际,工程建管单位陆管局也呈现一派盎然生机——水库管理体制全面理顺,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凸显;工程运行状况良好,库容坝貌焕然一新;水管职能不断加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局面逐步改变;经济发展上了新台阶,职工收入稳步提升。

  从陷入困境,到重塑辉煌,陆水人无不感慨,陆管局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党和政府亲切关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一代代陆水人团结奋斗的结果。陆管局改革发展进程中,充满了矛盾、冲突、碰撞,有风险、有坎坷,有经验、有教训,更有奋斗、有激情、有收获。

  改革过程中始终得到了水利部和长江委党组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受到了陆管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广泛支持和理解。历届陆管局领导班子始终秉持务实创新的精神,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带领职工适应形势,突破困境,寻求发展。全局上下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在市场经济海洋中破浪前行,涌现出了无数顽强拼搏的动人故事和可歌可泣的生动画面。

  从历史中走来,陆管局职工对未来更是憧憬无限。陆管局局长孙长安表示,今后一段时期,陆管局将紧跟全委改革发展步伐,积极融入“全委一盘棋、共谋新发展”大局,主动契合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四个长江”建设,以事业为平台不断提升水管履职能力,以企业为支撑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人才队伍茁壮成长,党建精神文明成果丰硕,职工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栉风沐雨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强音已然奏响,陆管局干部职工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豪迈之气奋然前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0月23日

陈松平 谭晓花 周博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三峡万州段水位突破172米
8月,给力!长江干流四大水电站单月发电量新突破
三峡电站机组今年首次全开运行
三峡升船机具备正式通航条件
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约145米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