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
|
|
2010-07-06 |
中国水利网站7月6日讯 7月3日,经过近3年连续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
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后,审查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经质疑讨论认为:项目组提供的技术文档齐全,符合验收要求。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完成了计划任务。该项目全面完成了项目批复规定的内容,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经费支出基本合理,同意通过验收。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黄委总工薛松贵应邀出席项目验收会并讲话。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郭日生、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吴学梯、水利部国科司巡视员陈明忠参加会议。中科院院士刘昌明、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等专家学者参加项目验收。
“十一五”期间,为了进一步解决黄河所面临的主槽萎缩、二级悬河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科技部批准将“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由水利部组织,黄委作为项目总牵头承担单位。
在多方精心组织下,黄委充分吸收国内各专业的强势力量,组建了高层次、多领域的创新研究团队,重点开展了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势、基于GIS的黄河水沙输移模拟系统、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模式、维持黄河主槽不萎缩的水沙条件、黄河中下游水沙调控关键技术、黄河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和一体化管理机制、黄河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及生态需水、黄河健康修复目标及对策等8个研究课题。
项目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其核心在于提出黄河健康指标体系,并基于对影响黄河健康的关键因素分析提出实现黄河健康所需要采取的关键途径和技术手段。
经过3年的努力,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对黄河水沙减少原因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现状人类活动对黄河水沙程度的影响;提出了河流健康的科学内涵,充分考虑黄河水沙特点和经济社会背景,构建了黄河健康指标体系,分析了影响黄河河道、径流、水质、和水生态健康的因素,健康指标体系已直接应用于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等重要规划的编制以及黄河调水调沙和水量统一调度生产实践;初步提出了修复黄河健康的战略措施,并研究提出了入黄泥沙的优化配置方案、流域干支流用水细化方案等;在黄河健康修复的战术层面,开发了黄河下游水沙演进的一维和二维数学模型、中游水库群水沙联合调控模型框架;基本阐明了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时期异重流和明渠排沙的技术途径、维持黄河下游河槽基本不淤积的宏观水沙条件;研究提出的黄河干流主要断面逐月流量控制标准也将颁布实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7月6日
|
|
蒲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