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踏冰留痕五万里
 
分享到:
2019-02-11

便携式冰钻打孔 黄峰 摄

冰镩打孔 秦素娟 摄

利用便携式测深仪测量冰下水深 黄峰 摄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巡测队 秦素娟 摄

冰天雪地巡测路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 提供

巡测车蹚凌涉水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 提供

 

  □记者 黄峰 特约记者 秦素娟 通讯员 范炀

  黄河北端,数九寒天,冰冻三尺,坚如磐石。

  从这样的冰上走过,会留下痕迹吗?

  1月17日,内蒙古包头,最低气温零下23摄氏度。记者跟着黄河水利委员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巡测队,赶赴黄河包头段巡测冰情。走在队伍后面,向前望,天幕低垂,大河冰封,几个橘黄色身影行进在苍茫之中;在他们身后,留下一串白色的足迹,那是冰爪防滑鞋套在冰面上刺下的清晰的印痕。

  艰辛 追冰不怕远征难

  “你们看了没?中央电视台播了2018-2019年度黄河首封的新闻,那就是我们测的。”一下车,巡测队副队长王亚飞便说起这个消息,语气里满是喜悦。

  黄河防凌,重在宁蒙。宁蒙河段长1204千米,受地理位置和河流走向影响,每年封冻数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是黄河防凌的核心段。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冰塞、冰坝险情,冰堆起来达两三层楼高,造成严重灾害。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谢学东告诉我们,凌灾难以防御,自古便有“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为更及时地掌握冰情发生、发展状况,第一时间为防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沿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冰情巡测应运而生。

  巡测队的工作主要是观测流凌密度、封河长度、封冻厚度等水文要素,协助判定首凌日、首封日等关键节点;最大的特点是“行有踪迹,居无定所”,一直在路上。

  巡测队队长马振平说:“冰情受气温影响很大,有时一夜能封冻100多千米。我们天天追着冰跑,凌流到哪里、河封到哪里,我们便跑到哪里、测到哪里。”

  据了解,每个凌汛期,巡测队野外工作时间长达四五个月,他们常常六七点出发,直到十五六点才能吃上午饭。如遇雪、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追冰之旅不仅艰难,还会平添一份危险。

  在巡测队的内业资料里,记者看到这样的记录——

  “昨晚下了一场大雪,雪厚50-60厘米,到处白茫茫的,分不清哪是路”“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下午刮起沙尘暴,能见度不足10米”……照片上,有的万里雪飘,车辆碾出深深的雪辙;有的黄沙弥漫,前路一片模糊;有的道路被淹,巡测车只能蹚凌涉水而过;更有一张照片,就在巡测车不远处,一辆农用汽车被淹在冰水中,只剩车头顶部露在外面。

  追冰不怕远征难,越是风雪越向前。据统计,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水文巡测队年均巡测里程2.4万多千米,也就是近5万里,相当于两个“万里长征”。2016-2017年度凌汛期,巡测里程更是达到2.93万千米,为宁蒙河段总长度的24倍多。

  甘心 不辞长做追梦人

  “咔、咔、咔……”冰镩上起下落,冰花四处飞溅。近20分钟过去,厚厚的冰面终于被打穿一个孔洞,河水霎时涌了上来。

  “冰厚0.63米,水深……”报完数据,王亚飞将测深绳和测深锤拉出冰孔。只见绳上的水已冻成冰碴,原本柔软的绳子变成一根扎手的绳棍。

  “天太冷了,每测一个孔,绳的直径和重量就增加一次。一天下来要测十几个孔,绳子加测深锤,再加上冰镩等其他工具,得重几十斤。”测深绳冻得硬绑绑的再难盘起来,王亚飞边说边拉起绳头放在肩上,一步步拖着赶往下一测点。

  说到“冷”,宁蒙第一代巡测人刘安国至今记得,他经历的最低气温达零下38.2摄氏度,“河边更冷,冻得人浑身打颤,一刮风就像小刀刀在刺”。巡测队员打冰时,记者想拍下他们的工作场景,谁知一会儿便手指僵硬,手背冻得通红,还沁出缕缕血丝。

  “脚放低,步要小,不能快。”巡测队员谢涛告诉记者,在冰面行走很容易摔倒,他们就是在摔跤的“经验”中,开始使用冰爪鞋套,除了防滑,还利于冰上赶路。

  待赶到下一测点时,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大河不再冰平如镜,而是杂乱无章地堆着、站着、插着,冰面起伏、冰碴林立,好似汹涌的波涛瞬间凝固了一般。要是在这样的地方摔倒,真够可怕的。

  刘安国说,大河进入稳定封冻期,摔一下也没大碍。封河初期,冰很薄,一不小心人就会漏下去,上来就冻成了冰块;开河期,冰水还会抄巡测的后路,把人和车困在里面,那才可怕。

  测报间隙,记者与巡测队员聊起家常,他们有一瞬的沉默。马振平生于1963年,过五奔六的年纪了,仍奔走在巡测路上;王亚飞今年38岁,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巡测一走几个月,双方老人和一双儿女都是妻子在帮他“顶梁”;谢涛是个90后,面对枯燥、寂寞的巡测工作,他已度过了3个凌汛期。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成立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防凌。巡测虽然苦,但不管干啥都是为了防凌安全,只是工作形式不同。”见气氛有点沉闷,王亚飞笑着说,“我们也有很高兴的事。最高兴的,一是测到了大河首封;二是打冰打出水的时候;三是黄河又安全度过一个凌汛期。”

  采访中,记者与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局长李学春说起巡测队,称他们是黄河上的追冰人。李学春却说:“他们是追梦人。”

  是的,他们是追梦人,黄河防凌安全的追梦人!

  革新 巡测事业凌风翔

  又该打孔了,马振平拿起一台便携式电动冰钻,对准冰面,打开电源,随着“哧哧哧”的声响,冰钻迅速下旋,很快便打好一个冰孔。

  据介绍,近两年,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部署,宁蒙水文水资源局不断强化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作,引进了便携式电动冰钻和便携式测深仪,用于巡测断面冰情测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通过对比记者发现:打一个直径20厘米、深60厘米的冰孔,使用冰镩需两三人约15分钟,而冰钻只需1人45秒左右。测深绳上的标记为分米,厘米读数需要估计;测深仪用的则是雷达感应系统,数据更为精准,携带也更加方便。

  话题切换到巡测新变化上,大家的情绪又热烈起来。

  王亚飞说:“我10年前来到巡测队,当时车况差,路是搓板土路,车子跑起来,颠得人要散架一样,一天只能测几个断面。现在大堤修成柏油路,车也更新换代,一天巡测一二百千米一点问题都没有。”

  谢涛告诉记者,2017年,该局还为巡测队配备了多旋翼无人机,拍摄的冰凌情况通过4G无线网络,可实时传送给各级防凌决策部门,为防凌调度提供了宝贵的视频和图像资料,解决了以往靠望远镜、测距仪观测所带来的人为因素影响,以及因冰情、河势变化,人工无法抵达危险河段观测的问题,为巡测插上了翅膀。

  王亚飞和谢涛操作无人机飞上冰河,哪儿是树、哪儿是滩、有没有清沟,通过显示器一目了然。第一代和第二代巡测人从空中鸟瞰冰河、巡测冰情的心愿,今朝已经梦圆。

  “各级领导对宁蒙防凌工作非常重视,研究黄河冰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多。相信不远的将来,巡测还会发生新的变化。”谢学东说。

  约16时半,太阳穿过厚厚的云层,投下一缕光。迎着光亮,踏着冰河,巡测队完成又一测点再次启程。在他们身后,依然是一串白色的足迹,每个凌汛期要累积5万里的足迹。

  记者知道,这足迹所刻下的,是责任、是担当、是奉献,也是宁蒙和黄河水文巡测事业发展的轨迹。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2月11日

黄峰 秦素娟 范炀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濮阳第一河务局领导带班为黄河守岁
春节,这群忙碌的黄河人
春节期间黄河凌情平稳
除夕河边纪事
黄委党组开展2019年新春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