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24日讯(通讯员 齐欣然)8月21日,黄河中游潼关水文站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6300立方米每秒),也是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以来该站最大洪水。黄委统筹调度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全面做好拦洪削峰等工作。
受中游持续降雨影响,黄河支流渭河发生较大洪水,与北干流来水叠加,8月18日5时6分,黄河潼关水文站出现5050立方米每秒流量,形成黄河2020年第5号洪水。8月21日13时,潼关水文站洪峰流量达到6300立方米每秒,为1998年以来实测最大值。结合实测资料和水量分析,8月19~23日潼关水文站最大5日洪量为25亿立方米,为1976年以来最大值。
针对此次洪水过程,黄委提前部署,统筹调度,三门峡水库于8月17日20时起敞泄运用,小浪底水库于8月20日12时起加大下泄流量至40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36.5%。黄委于8月20日12时起启动黄河中下游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并立即派出渭河洪水防御工作组抵达现场指导防洪工作。
目前,第5号洪水经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节,在下游河道平稳演进。黄委坚持每日调度会商,黄委水文局密切跟踪天气形势变化和洪水演进,及时发布降雨和径流预测预报,为防汛决策和水库调度提供有力支撑。黄科院、黄河设计院等单位紧盯防汛调度需求,滚动调算水库调度方案,为应对洪水提供技术支撑。黄河下游河南、山东河务局各级上岗到位,密切跟踪下游大流量洪水演进过程,做好浮桥拆除管理、巡堤查险、工程防守等工作,确保下游防洪安全和工程运行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