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近日揭晓,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沂河刘家道口节制闸、广东飞来峡水利枢纽等3项水利工程获此殊荣。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设立于1999年,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颁布,是一项跨水利、铁路、交通、大型公用与民用建筑各领域的重要奖项,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表彰在工程建设中突出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项目,尤其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以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3项水利工程荣获詹天佑奖,充分体现了其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彰显了广大水利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是和田河西支流喀拉喀什河的控制性骨干工程。主坝高133米,采用面板砂砾石筑坝,是当时全国在建的同类坝型中第一高坝,为同类坝的后期建设和规程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技术借鉴。乌鲁瓦提工程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改进了砂砾石面板坝的坝体分区、坝料分层结构和坝体排水系统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优化坝体结构和排水系统;改进周边缝的结构形式,增加表层止水效果,在周边缝底部采用可靠的反滤保护措施,利用河水中的泥沙形成完整的裂缝自愈系统。工程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113万亩,多年平均发电量1.97亿千瓦时,将常遇洪水洪峰流量消减到500立方米每秒,保证和田河干流每年向塔里木河输送生态用水10.57亿立方米,有效维护了和田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环境。
沂河刘家道口节制闸工程是国家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刘家道口节制闸共36孔,单孔净宽16米,闸体总宽646米,设计泄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为目前国内平原河道中最大的水闸。该工程首次采用型钢混凝土锚体弧门支座预应力闸墩,解决了弧门支座与闸墩结合部位及闸墩局部受拉区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弧门支座箱形钢梁振动时效消应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超厚钢板焊接消除残余应力的难题;该闸址位于场地地震烈度8度区,大型水闸地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采用空闸结构计算和测试,对弧门进行了不同工况在地震影响下的整体结构受力及变形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抗震安全。工程建成后,为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发挥了蓄水、灌溉、排沙、交通等综合效益。
广东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水库总库容19.04亿立方米。飞来峡工程在设计理念、技术创新、管理理念、移民安置等方面创新突出,在行业内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工程在国内率先采用低水头、河道型水库拦洪,形成以飞来峡水利枢纽为龙头的北江下游防洪体系;在国内首次采用吹砂回填土坝新型结构,利用150千瓦大功率液压振冲器振冲加密吹填砂坝体和18.0米深的粉砂地基,提高了坝体和坝基的稳定性和抗液化性能,吹填砂振冲筑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民安置工作提出了以城镇为依托、集中就近建镇为主的新模式和采用移民监理对移民安置工作进行管理的新机制,取得显著成效。枢纽运行以来抗击了“05·6”珠江流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完成了几十次较大洪水的调度,多次应急调水支持珠三角压咸补淡、珠澳供水和北江下游通航,在防台风、抗冰灾,亚运保电供水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水利部网站 2012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