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防汛抗旱系列评论之六:完善军民联防群防群控的救灾体制

  □本报记者 陈静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水旱灾害频仍,中华儿女与水旱灾害的抗争史,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在当代中国,建立和完善军民联防、群防群控救灾体制成为有中国特色防汛抗旱道路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优越性不断被实践所证实和彰显。应对重大的自然灾害,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动员各方力量,投身抢险救灾。

  现代社会,国家和军队的应急动员能力已成为抢险救灾胜利的重要保障。回望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子弟兵始终是在抢险救灾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重要力量。“’98抗洪”后,中央军委作出重大决策:建立抢险救灾专业应急部队。2000年1月,佩戴“钩镐与船桨”图案的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一次次战斗在华夏大地的惊涛骇浪之中。人民军队充分发挥军令畅通、组织严密、行动快速的优势,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中流砥柱作用。从“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军人誓言到“吃水不忘打井人,感谢人民解放军”的百姓心声,都生动体现了人民军队在防汛抢险和抗旱减灾中的钢铁长城作用。

  目前,全国共组建了19支解放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并将武警水电部队纳入到国家应急的救援体系。组建起102支国家级、105支省级、299支市县级防汛机动抢险队,组建起2144个县级、11753个乡镇级抗旱组织,形成了军民联防、群防群控的格局。

  现代社会,充分发挥民众作为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主体作用,实现防灾避灾教育全民化已成为众多国家的共识。当今中国,每年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中基层组织和群众不断增多,乡镇级应急抢险分队、抗旱服务队日趋规范有序。众多基层组织和群众在防汛抗旱中的积极行动,正形成防灾减灾的强大合力,推动着军民联防、专群结合、群防群控机制的落实。今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成为主题,而将防灾减灾扎根于社会文化和民众意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建立和完善群防群控减灾体制的必要和紧迫。

  完善军民联防、群防群控救灾体制需要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部队的突击队作用,形成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的合力。各级防指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队的联系和协调,及时通报信息,有针对性地制订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的各种具体措施,特别要形成和完善各类预案,做好各项保障和服务工作。

  完善军民联防、群防群控救灾体制要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健全基层灾害防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加强水情预测预报和地质灾害等气象预报,开展防灾避险知识、技能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做好群众性防灾培训,组织开展避灾演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主心骨”作用和广大群众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主体作用,努力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扎实做好群防群控。

  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是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一些地区群众防汛抗旱队伍难以发挥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作用;专业抢险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规模偏小等问题;社会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还较薄弱。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军民联防、群防群控救灾体制,全面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地方与军队武警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丰富和拓展有中国特色防汛抗旱道路,书写中华民族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5月29日

陈静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