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编号:10120170019
   
         
 
 
         
 
 
时 讯
 
 
 
太湖溇港誉世界 湖州治水写新篇
 
分享到:
2016-11-09

 

太湖溇港鸟瞰

罗溇闸

圩田

村庄

  □本报记者 胡争上 通讯员 周志方 王旭强

  11月8日,从泰国清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传来喜讯,国际灌排委员会评定公布的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我国推荐的浙江湖州太湖溇港、陕西关中郑国渠、江西槎滩陂三项工程成功入选。

  太湖溇港申遗成功,对浙江湖州进一步做好太湖溇港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更为推动南太湖滨湖一体化和滨湖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太湖溇港水利系统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工程,集水利、经济、生态、文化于一体,具有排涝、灌溉、通航等综合功能,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太湖流域中,以湖州的溇港体系发端最早,保存最为完整,主要由太湖堤防体系、溇港漾塘体系、溇港圩田体系和古桥、古庙、祭祀活动等其他遗产体系四部分组成。近年,湖州市按照浙江省委“五水共治”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太湖治理水利建设,并以申遗为契机,做好溇港保护、规划、修复、建设、利用文章,使这一千年水利遗产焕发青春。

  溇港:见证太湖治水史。

  “太白诸沈安,罗大新泾潘……”这首湖州地区关于太湖溇港的顺口溜,仍留存在许多居住在太湖南岸老人的记忆中。歌谣里每个字代表一条溇港,同时也是这条溇港沿溇而居的村名。太湖溇港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北起父子岭,东南至胡溇。尤其是号称“天下第一弧”的环太湖大堤,是一个半径29.6公里、长68.93公里的平滑大圆弧。

  太湖溇港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的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目前,太湖溇港主要分布在沿湖的浙江湖州、嘉兴,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区,是本土先民用智慧创造的,适应太湖南岸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特点和水土资源条件的特色水利工程体系,精巧的工程技术、深厚的历史积淀,堪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媲美,是“人水和谐共处”的杰出工程典范。

  太湖溇港见证了太湖流域的治水历史,也见证了太湖流域人文与自然演变的进程。正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享誉世界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湖州地处浙江北部、太湖南岸,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辖吴兴、南浔2个区,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这里耕读世家,人才辈出,哺育了孟郊、赵孟頫、吴昌硕等名人,也吸引过王羲之、颜真卿、陆羽、苏轼等不少名流,特别是开宗立派的书画家众多,有“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说。列为我国“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世界上首部茶学巨著《茶经》也是茶圣陆羽在湖州完成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太湖的溇港逐渐减少。但在湖州,沿太湖依然可见一条条完整的的古溇港,吴兴义皋村的古溇古桥古屋及圩田系统、大钱村的古街古树古牌坊、长兴小沉渎的太湖古堤、诸溇口门附近的古闸等都是现存较为完好的历史遗存,也是溇港文化的典型载体和展现。作为太湖溇港圩田系统萌生发展最早、存续时间最长、至今唯一完整留存的地区,这里依托溇港圩田系统及其衍生的桑基鱼塘、运河水运系统,不仅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和运输贸易,更滋养了湖州独特的城乡聚落体系。

  申遗:让溇港走向世界

  太湖溇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几十年来,湖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珍视这份财富,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修复,让溇港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来到湖州,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教授非常惊喜,她说:“太湖溇港以湖州最具代表性!这不仅是湖州的溇港历史悠久、工程具有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见证价值的溇塘、古桥、村落、涵闸在环太湖一线保留最多,这是申遗的最优条件。”

  多年来,湖州水利专家一直致力于溇港价值的挖掘和考证。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鼎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水利专家,长时间致力于“溇港”与“塘浦(溇港)圩田系统”、“溇港”与“湖州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等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编写的《湖州入湖溇港和塘浦(溇港)圩田系统的研究》,系统阐述了溇港与圩田的发展史,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各地学者专家纷纷前来考察、参观。

  为进一步加强太湖溇港的保护与利用,更好地支撑南太湖滨湖一体化发展,自2014年起,湖州市委、市政府以敏锐的眼光,在前期调研基础上迅速启动了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决心让太湖溇港走向世界。市委书记裘东耀、市长陈伟俊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实地踏勘溇港现场,提出明确要求。分管副市长杨六顺统一牵头,成立了太湖溇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以市水利局为骨干的部门单位全力开展溇港保护工作,争取一次性创建成功。

  两年来,湖州全力以赴、紧锣密鼓、有序有力地推进各项申遗工作:

  ——编制《太湖溇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为太湖溇港保护、利用、申遗指明方向,这个做法开了先河。对此,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前主席、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长高占义说:“湖州太湖溇港是目前第一个保护与利用规划先行的申报点,体现了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精髓,这是遗产能保护并延续使用下去的最强支撑,有望成为保护与利用水利遗产的典范。”

  ——迅速对溇港保护范围开展集中整治修复,在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加快古建筑修复,系统整治纵溇横塘,建设溇港文化展示馆,完善圩田灌排体系,形成了“溇港圩田综合展示区”;在长兴县小沉渎村,强化环境整治,完善标识标牌,形成了“溇港古堤展示区”;在环太湖滨湖带,整治入湖口门和溇港,恢复古闸启闭功能,统一溇港编号标识,形成了“溇港灌溉工程展示带”。“两区一带”建设,充分展示了太湖溇港水利遗产原貌、价值和魅力,得到了专家、游客、群众的关注和称赞。

  ——各级新闻媒体全面开展太湖溇港宣传,为申报世界灌溉遗产营造浓厚氛围。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摄制的高清纪录片《溇港》一经央视播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溇港的知名度、影响力全面提高。

  今年5月25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太湖溇港开展现场考评,考评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通过考评。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陈菁教授动情地说:“看了现场,非常震撼与感动。溇港与太湖,与湖州人民相生相伴了两千多年,孕育了独一无二的以水利工程为主体、以灌溉排水为核心功能的溇港文化,体现了灌溉工程遗产的核心价值。政府对溇港的保护利用十分到位,并通过申遗正在探索和实践科学保护与利用的道路。”

  经国家灌排委审核,太湖溇港成为中国推荐的三个项目之一,并在泰国清迈通过国际灌排委员会评定,荣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金名片”。

  治太:水利建设仍然在路上

  伴随太湖溇港申遗工作的开展,湖州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也进入了新阶段。据了解,为解决“太湖引排通道不畅、东西苕溪尚未系统治理、上游来水缺乏出路”三大治水问题,湖州市成功争取了太嘉河、环湖河道、苕溪清水入湖、扩大南排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大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创纪录地达到115亿元,争取中央和上级资金55亿元,1.65万亩用地指标由国家戴帽下达。

  2014年,“四大工程”全面开工。3年来,湖州市水利建设“提速创优”的做法为全省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获得省政府奖励资金8378万元,并获得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奖励2512亩。目前,太嘉河、环湖河道两大工程已经建成并发挥效益,实现了“三年工期两年干”目标,北排入太湖的罗溇、幻溇、濮溇、汤溇“四大溇港”全线贯通;苕溪清水入湖工程总体进度已超过70%,两条骨干行洪河道——东西苕溪已提前实现全线提标整治,防洪标准从不足10年一遇,提升到20年一遇~50年一遇,行洪导流能力大幅度增强。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也完成70%以上投资,南排入杭州湾的长山河、盐官下河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并开始发挥效益。这些工程的建成,极大解决了太湖流域重点区域防洪排涝和水环境的突出问题。

  下一步,湖州市水利部门将以推进“治太”项目为主抓手,切实加快溇港区域的水利建设:加快建成四大骨干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小梅港、罗溇、幻溇等沿线7条入湖骨干溇港整治;扎实做好三大后续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总投资近80亿元的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后续工程、太嘉河及杭嘉湖环湖河道整治后续工程、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等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面系统治理环湖大堤剩余段和长兜港、横山港、北横塘、南横塘等一批纵溇横塘;集中力量开展溇港清淤轮疏整治,确保在2018年前对溇港区域溇港漾塘轮疏一遍;全面启动中小区域系统治理工程,将溇港文化、绿廊建设、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等措施融入其中。

  溇港是太湖平原与水利工程共同营造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具有山—原—河—湖一体景观特点,湖州市将把太湖溇港区域打造成全国保护利用水利遗产的典范。湖州人相信,随着太湖溇港成功申遗,溇港区域定会成为与湖州城市新区、太湖旅游度假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滨湖乡村旅游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历史文化传承的展示区。

  链接: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一项世界级水利专业类文化遗产项目,它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同属于世界六大遗产。目前拥有110个成员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从2014年开始评选世界遗产项目,每年评选一次,以水利为主题,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灌溉工程遗产的永续利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11月9日

胡争上 周志方 王旭强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让太湖美美在久远
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
太湖局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水利部太湖局局长吴文庆调研指导浙江省水利工作
水利部考核太湖局2017年度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_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