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治水 笃行兴水
——记江西九江市水利局局长叶凌志
发表时间:2025-03-05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叶凌志在修水县调研防洪工程建设 何垚垚 摄
□本报通讯员 张驰
投身水利20余载,无论是在基层一线还是在机关业务科室,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局长叶凌志始终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先后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防汛抗洪先进个人”,被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三等功并受嘉奖。2024年11月,他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
争做兴水为民的“践行者”
大学毕业后,叶凌志回到家乡,扎根水利战线,用双脚丈量江河湖库,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20余年如一日,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水利事业。
九江是一个多山地区,山区丘陵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0%,受制于季节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等原因,农村群众长期饱受水困。叶凌志带领业务人员走村入户,“把脉问诊”,对全市1890个村子的饮水安全问题逐个排查摸底。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他带领大家走出了“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路子,在江西率先推行全员全域全覆盖的城乡供水“统一服务2+N”模式,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让“安全水”“放心水”流进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家中,更润泽了百姓心田。
截至目前,九江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92%,规模化供水服务农村人口比例达88.37%,46.28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九江遭遇历史性极端干旱,叶凌志牵头组建抗旱专班,精准抢蓄尾水,精细调水补水,下田间、入农户,全力保人饮、保灌溉、保民生,保障了9.7万因旱受影响人口饮水安全,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勇做迎风战雨的“逆行者”
以雨为令、闻汛而动,在风雨中逆行。对叶凌志来说,防汛救灾一线是属于他的“战场”。
地处长江中下游分界点的九江,滨江临湖,拥有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全部岸线,以及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域和湖岸线,是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在九江防汛战线风雨兼程“战斗”的20余年,叶凌志始终怀揣着“汛情即为命令”的信念,每逢危机来临,总是第一时间迅速响应,或是赶赴防汛抗洪抢险一线,或是连续几天几夜组织防御,追风逐雨、披星戴月,是他每年汛期的工作常态。
2024年6月,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九江形成,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叶凌志作为市防指副指挥长、水利局主要负责人,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第一时间召开紧急动员会,滚动分析研判汛情发展态势,在江西首次开展水库纳雨能力分析测报,创新建立“一个专班(应急抢险技术专班)、三个预置(预置抢险设备、预置抢险物资、预置抢险队伍)”险情防范处置机制,历史上首次组织专业力量编印《长江干堤防汛技术指导要点》《鄱阳湖区万亩以上及重点圩堤防汛技术指导要点》,为全市防汛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在抢险现场,他始终冲在最前面,不分昼夜,顶风冒雨走遍全市13个县(市、区)每个重大险情点,力保全市水工程安全度汛。
乐做敢为人先的“探路者”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叶凌志始终认为,想要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就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为快速、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叶凌志在新冠疫情最严重、身边干部职工陆续病倒的艰难时期,顶着严寒,奋战在项目施工第一线。项目建设期的两个春节,他更是带领建设团队坚守在施工现场,陪着工人们一起过春节。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项目提前4个月完工。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叶凌志率团队大胆运用新技术、研发新方法,自主开发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协调管理掌上平台;创新赛克格宾侧舷沉箱法抛投施工工法,被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项目建设成效入选水利部三峡后续工作典型案例。
担任九江市水利局局长后,叶凌志在系统内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营造“勇于探索、大胆改革”的创新氛围,积极开展特色试点。短短一年时间内,推动再生水配置利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海绵城市建设等多项工作入选全国试点,同时,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美乡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等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九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3月5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