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水库安全重于泰山
□本报记者 杨文杰
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强调要落实防汛巡查防守制度,突出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病险水库的重点防守,加大查险排险力度,坚决避免大江大河堤防决口、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垮坝。水利部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出安排部署。
当前,受第3号台风“格美”残留云系影响,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水库面临巨大的防汛压力。确保水库安全绝不允许有任何疏忽,水库安全度汛存在哪些风险点?水利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确保水库安全度汛?下一步将如何加快补齐水库安全度汛短板,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水库安全度汛有哪些风险点?
“我国现有水库数量多、分布广,大多修建于20世纪50—70年代。”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工作人员说,“虽然水库安全度汛、除险加固、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及运行管护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水库应对洪涝灾害能力,但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条件差、运行时间长、土石坝多、小型水库多等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水库下游人口聚集、基础设施密集,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化、极端天气频发,水库一旦垮坝,后果不堪设想,要坚决守牢水库安全度汛这个底线。
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国仍有相当数量的病险水库尚未完成除险加固,每年还有新增的病险水库,这些病险水库仍然是最大的风险隐患。
抓细抓实各项措施 坚决守住水库安全度汛底线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库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确保水库运行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扎实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在水利部防汛会商会上,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被反复强调。
水库方案预案对水库调度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十分重要。水利部组织相关单位逐库完善水库调度规程(方案)和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加强水库雨水情测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直达一线、直达工程管理单位、直达水库“三个责任人”,督促其提前落实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扩挖临时溢洪道,加大水库泄洪流量,有效降低水位;在坝顶抢筑子堤,有效阻挡洪水,防止漫坝溃口;在溢流部位铺设彩条布等防水材料,同时用沙袋压实,有效防止洪水冲刷土坝背水面、掏空泥沙而造成溃坝险情……这些都是处置洪水漫坝险情的好办法。”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工作人员介绍。
加快补齐水库安全度汛短板
“要逐坝体检、逐坝建档、精准管控、动态管理。”水利部部务会议对做好水库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水利部近年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印发的《“十四五”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等相关工作,推动建立水库除险加固长效机制。
“病险水库是水库安全度汛的薄弱环节,水利部将病险水库安全度汛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对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精准掌握水库病险问题,加快推进除险加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功能萎缩或丧失,病险情况严重、除险加固经济不合理或者技术不可行的水库进行降等或报废处置,及时化解安全风险。”水利部部务会议强调了做好病险水库安全度汛的重要性,并深入研究了下一步工作举措。
水库监测设施是水库的“耳目”,对水库安全监测、诊断分析、预报预警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以来,水利部探索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集中开展小型水库监测设施建设。目前,7.7万余座小型水库已建成雨水情测报设施,3.6万余座小型水库已建成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有力提升了水库安全监测能力。
“此外,还要落实常态化措施,持续抓好白蚁防治。目前,病险水库安全总体可控,度汛措施全部落实。”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工作人员说。
水利部将继续督促指导各地持续抓好水库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等相关工作,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切实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