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整版关注:河湖长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履职尽责护清水
□本报记者 岳虹
2022年1月,水利部印发《在南水北调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方案》,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优势,及时协调解决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3年来,从在工程沿线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体系,到加强与南水北调集团等企业联动配合,再到建立跨地域合作机制共护碧水……沿线各级河长积极行动,聚力推动“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提升监测能力,加大巡查力度,全力保障一泓清水北上。
在东线工程沿线,江苏万名河长履职尽责,组织排查排污口,严格管控输水河道危化品运输船舶,落实调蓄湖泊渔业养殖管控,全力确保水质;清水一路北送,山东接过“接力棒”,加强南四湖等工程沿线区域治理管理,排查整治2800多个河湖问题,消除水质隐患;天津继续发力,持续“清四乱”,同时加强相关企业的密切配合,对水库、泵站、管线、箱涵等水利工程设施开展巡视巡查,确保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9%以上,有力保障了工程运行安全和水质安全。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亲自察看现场取水水样,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丹江口水库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涉及面积广,要确保水质安全,需要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强化共管共治。三省近年来依托河湖长制,加强联防联控,打击非法排污、侵占岸线等违法活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全力确保清水出库。随着清水北流,河北接过“接力棒”,严厉打击工程沿线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违法行为,加强监测,加密巡查,确保水质安全。清澈的南水,奔涌的南水,在沿线各级河长的精心守护下,一路北上,流向京津。
南水所到之处,河湖复苏,生机重现,为沿线城市用水、农业用水提供强力保障,成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护碧水,践行着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光荣使命,为水资源跨区域、跨流域调配,为沿线各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