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恢复西辽河健康生命
历经27年等待,4月10日,我国七大江河中唯一处于断流状态的大江大河——西辽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过流!
这不仅是水流的重逢,更是生态复苏的跫音,凝聚着水利部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懈努力,承载着流域人民对母亲河重焕生机的期盼,折射出中华文明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西辽河,曾因自然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自1998年汛后陷入长达27年的断流困境。在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下,水利部门将恢复西辽河健康生命、重现流域生机作为重大使命任务,持续做好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这篇大文章,坚持大力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几年来,水利部咬定目标,周密部署,统筹推进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持续开展春夏季生态补水,精准用好每一方水,精准实施每一项措施,精准行进每一米水头,逐步延长干流有水河段;松辽委制定全力实现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工作计划;内蒙古采取“管、控、节、调、保”综合治理措施……实现西辽河干流首次全线过流。这一生态修复的关键之举,是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水利部门久久为功、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生态兴则文明兴,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激活了水脉,更积淀了文脉。西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由西辽河沿线串珠成线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兴隆洼文化等灿烂文化组成,是印证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典范,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全线贯通必将让断流27年的西辽河重获新生,延续千年神韵,在中华大地上继续流淌,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接续奋斗的底气和力量。
水利万物,和合共生。西辽河的全线过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如何让这条古老的大河保持全线过流,仍需我们继续努力。水利部门需要继续深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流域综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唯有如此,西辽河才能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见证,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11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