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新生记”
粤海水务在江苏无锡的再生水“智造”之路
发表时间:2025-10-24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中国水利报》报道粤海水务下属无锡德宝水务再生水示范工程
面对我国人均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挑战,推进再生水利用已成为破解水资源困境的重要路径。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印发《推进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在50个地级以上城市推进再生水利用升级。作为国家节水战略的践行者,粤海水务始终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引领,以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己任,通过“系统循环、精细工艺、智慧管控”三大维度,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吴产业园区成功打造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其创新实践也获《中国水利报》专题报道与高度评价。
污水“再生”,“三厂合一”创新引领

再生水厂航拍图
粤海水务下属无锡德宝水务项目是江苏省首家集“污水厂+自来水厂+纯净水厂”核心工艺于一身的高标准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再生水即经深度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后可再次利用的污废水,具有就地可取、供应稳定、不受气候影响等优势。原本处理后直排自然水体的污废水,通过精细化处理,可以“变废为宝”,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和农业灌溉等领域,有助于减少原水取用量、缩短水循环路径、减少生态补水需求,从而达到节水目的。
“我们每天处理5.2万吨污水,其中3.4万吨转化为再生水,直接供给园区重点企业。”项目负责人指着监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水质数据介绍。在SK海力士等企业的生产车间,这些再生水正成为“新水源”,助力企业实现绿色生产。同时,通过与下游污水厂的协同调控,该厂还能保障尾水无害化处理和再生产,整体实现区域污水近“零排放”目标,极大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技术引领,精打细算滴水必珍

“再生水”示范项目澄清池
工业再生水回用的技术核心,在于同步攻克“污染物深度去除”与“水质精准提标”两大难题。粤海水务依托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产学研联盟”科研合作,联合多位市政水处理专家,大胆创新、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再生水处理工艺。
面对不同企业排放的复杂废水,粤海水务搭建起定制化技术体系,通过分质处理、自主膜工艺等关键环节,有效去除特征污染物,出水电导率稳定在200微西门子每厘米以下,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国家相关标准。同时,粤海水务坚定贯彻“卓越运营”理念,将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贯穿再生水示范项目的生产全流程,膜系统节水再生率超65%、滤池反冲洗水100%回用、雨水收集增补产能……以“科技赋能、数据说话”的精打细算,不断追求滴水必珍的重要目标。
智慧赋能,数字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
智慧生产监控平台
无锡德宝水务先后申获52项专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市企业技术中心、无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一系列专业资质与荣誉。
在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各环节运行数据。“粤海水务的生产智慧化集中监控平台,不仅能自动收集水质数据、智能优化工艺运行,还能及时发现客户来水及用水数据异常,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技术人员演示着智能系统的各项功能。
结合“智能投加”系统,该项目可精算净水剂投加“最优解”,通过试验模拟,保障稳定的pH(氢离子浓度指数)和反应效率;通过“智能巡检”与人工巡护相结合,保障设备完好率超99%,杜绝发生“跑冒滴漏”。同时,离线自动清洗装置及测试系统,可根据污染类型智能选择清洗方案,通过数据分析持续优化清洗效能,有效延长膜使用寿命,并可为各项技术应用提供详实数据支持,助力技术革新与绿色发展。
科技激活“水再生”,助推绿色新发展。从“废水”到“活水”,这场关于水的变革正在无锡悄然上演。粤海水务将坚定践行“共创人水和谐的美好生活”企业使命,以无锡德宝再生水回用示范项目为基础,持续大力推动水务科研应用与“智慧水务”高新体系迭代升级,将安全、高效、节约用水贯穿于生产与发展全过程,持之以恒助推水务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10月24日
作者:马田园 龚正
责任编辑:陈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