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中国水利报整版关注:为全球水治理搭建水文化国际对话新平台

发表时间:2025-07-15
(《中国水利报》 2025年7月17日 05版)

  □本报记者 郑浩伟

  何为尼山?

  孔子诞生之地。

  何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不同文明搭建对话交流平台,不同文明也在尼山留下交流互鉴的珍贵印记。

  日前,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首次设立的水文化论坛备受瞩目。来自中国、法国、希腊、埃及等12个国家的60位专家学者,聚焦“水文化与全球现代化”主题,围绕水文化与人类文明历史、全球合作共赢、人类命运未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新时代水文化研究与全球水治理实践注入了新的思想动能。

  多元传承 水脉承载文脉

  在尼山圣境回溯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先贤留给世界的宝贵思想遗产,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蕴含着众多关于水的思考——

  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从《荀子》记载“孔子观水”的典故,到《孟子》中的论“水”篇章,都体现着儒家思想中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

  如若将历史的长轴延伸至人类发展历程,无论是依水而居、伴水而生的农耕文明,还是山水交融、河清湖晏的现代社会,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更传承了丰富的文化。

  “埃及与尼罗河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如果没有尼罗河及其定期泛滥所带来的水源,埃及将无法存在。”埃及旅游和考古部部长助理阿迈德·瑞和马介绍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

  西班牙华伦西亚遗产局高级专家、展览部主任路易斯·马丁也阐释了水文化的重要性。西班牙的传统灌溉系统,以及在穆斯林地区和美洲拥有相同水文化的国家的传统灌溉系统,都建立在公平、平等、透明、公正等原则上。这些原则与儒家思想中的和谐、集体主义、正义等理念非常相似。

  水文化源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水文化是多元的。

  “然而,水之意义早已超越地理范畴,其文化基因已深植于文明肌理,构建起独特的信仰体系、经济模式与治理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说,当今世界诸多冲突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至水资源短缺这一关键问题。我们必须秉持伦理原则共享水资源,将河流伦理纳入文明发展的考量。

  正因如此,思考水文化的未来图景,探索其促进世界和谐的独特价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创新发展 文化赋能治水

  当今世界,全球仍有2.2亿人没有办法得到清洁供水的保障,仍然面临着能源和污染方面的挑战,而水利资源依然是提供能源保障的重要解决方案。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表示,要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需要开拓新的用水方式,也需要文化层面的学者从人类历史的用水智慧中找寻灵感和方法。

  在中国,以江河为纽带,璀璨的水文化源于伟大的治水实践。

  “中国治水与水文化的系统性关联,也奠定了中国水文化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水利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矫勇表示,当下的水利人不仅要设计、建设、运行好每一座水利水电工程,要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国家水安全中的功能,同时要挖掘出江河、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化的系统性关联。

  在欧洲,匈牙利、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等5国交界处的多瑙河区域,经常被称为欧洲的亚马逊地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象征,象征着河流能够跨国际长期塑造一个地区。

  克罗地亚历史学会副会长、萨格勒布大学教授帕沃杰·派特瑞进一步阐释,我们要和河流共同发展,而不是反抗河流,不是对抗的关系,同时还要保护自然的多样性。河流不是一个物理层面的资源,它承载了我们身份的认同、共同的记忆,也代表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在非洲,阿尔及利亚也有自己的坎儿井,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产物,它们在地下构建出了网络,为当地人提供了水、饲料等基本的日常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它列入了遗产名录之中,阿尔及利亚政府也是用了全面举措保护坎儿井系统。”阿尔及利亚国家水资源部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塔哈表示,通过水资源创造性的利用,能够看到如何通过水管理的系统保障当地的粮食安全,即便是在最具有挑战的环境中也可以通过像坎儿井这样的设计去推动农业发展,通过专业知识包括水的测量和供水系统去克服当地的环境挑战。

  从水文化的内涵和发展中,可以看到持续的水资源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及危机,不同国家都在利用独具本国特色的水文化化解水危机、迎接水挑战的道路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然而,水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各国亟须携手合作,在文明交流互鉴、文化美美与共中,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交流互鉴 文明对话未来

  从2010年至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举办了11届。尝试用对话化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偏见与误解,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坚持的价值理念。

  虽然水文化论坛是刚加入这个“集体”的“新成员”,但是也在贯彻着这份价值理念——

  “我们的议题聚焦文明之间的关系,涉及关系就会进入到伦理的范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彭静重点介绍了河流伦理理念和中国践行河流伦理实践,认为必须以全球视野,因地制宜,通过合作共享,享受多样性之美,建立整个世界的水系统。

  希腊与中国是两个古老的国度,基于共同的理念,构建起了强大的友谊纽带。雅典国立技术大学教授德梅特里斯·库特索伊亚尼斯指出,水文化不管是在希腊还是在中国,不应该基于西方理念建立,因为两国的文化非常坚韧,有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应该团结起来应对水灾,同时更好地推动未来领域水治理合作。

  国际灌排委员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非政府组织,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利用。国际灌排委员会荣誉副主席穆罕默德·A.·谢哈塔·瓦赫巴呼吁,希望更多年轻的朋友参与讨论现代化、水文明、河流伦理等议题,朝着共同的方向推动水文化发展,更好的应对水危机。

  …………

  正如国际水历史学会原主席、法国水科学院院士、湖北大学特聘教授郑晓云所言,水文化如音乐一般,不同文明的旋律虽异,却能穿越时空达成思想共鸣。

  借尼山智慧之光,一份凝聚多国学者共识的水文化倡议正式发布。以对话弥合认知差异,以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以协作应对共同挑战,以创新开拓治水新途,让跨文化交流汇成合力,让多元水智慧共振共鸣,携手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波澜壮阔的水文化新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7月17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