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一站式特训 沉浸式体验

——探访国内首家防汛抢险实战演训基地

发表时间:2025-05-08
  □本报记者 席晶 黄一为
  当堤防渗水由浊转清,是险情趋缓还是危机前兆?紧急关头,准确判断离不开丰富的实战经验。然而,传统的防汛培训存在明显短板:理论教学难以还原真实险情的复杂演变,实地演练又受制于“险情不可控、过程不可逆”的现实瓶颈。
  在江苏南京的滁河之畔,一座占地百亩的防汛抢险训练场正在颠覆传统。这里集结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建成了国内外首个“险情可编程”的实战演训基地。
  训练场里有哪些实战科目,如何实现真实险情的逼真模拟,其背后又包含什么样的科技含量?正值主汛期前防汛抢险能力提升的窗口期,记者实地走访体验。
  踏入训练场,“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标语映入眼帘。场地中央,长180米、宽90米的长方形演练水池里碧波荡漾。池水引自场边的滁河,蓄水深度可达2.5米。水池四周建有高3米、长540米的堤坝,水利工程堤坝常见的渗水散浸、管涌、漏洞、裂缝、滑坡、漫顶、溃坝决口等病险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就在这里分段呈现在人们眼前。
  当日,广西水工程抢险专家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员们正在现场观摩学习。在渗水险情模拟区,堤坝背水坡面出现明显的渗水现象,一道道“人”字形浅沟清晰可见。
  “导渗沟开挖必须延伸至坡脚,与排水沟形成完整通路。排水沟铺上土工布,方便观察渗水的浑浊度、估测渗流量。”烈日下,一组学员正围着教员听取“开挖反滤导渗沟抢护法”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细节,学习如何开展“压浸抢护”,控制险情发展。旁边的牌子上详细标注着险情介绍、多种抢护方法的操作要点及所需的工具物资。
  不远处的管涌模拟区,围聚着另一组受训人员。教员拿着铁皮桶,分享来自民间的实用方法:“如果管涌口较小、孔径在5厘米以内,可以用无底水桶或汽油桶做围井,桶身导水孔一侧要正对导水沟,反滤料分层铺设粗砂、小石子、大石子,这种方法操作快、效果好。”简单易学的方法,让学员们眼前一亮。
  想要真正开展实战抢险演练,险情必须“说来就来”,而作为一个要反复运用的训练场,出险后还要能够快速“恢复出厂设置”。这相当于给险情装上“遥控器”,实现“收放自如”。
  训练场的设计团队有着更为全面的考量。“我们要在人员安全和时间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土石堤坝常见险情发生、发展和应急抢险的逼真模拟、带水抢险、快速恢复、安全可控。”南京水科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水利专业总工宋智通告诉记者,“这在国内外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以参考。”
  高标准高要求的设计理念背后,是创新的设计和复杂的实验。室内试验模型与原型应力水平相差大,试验结果常不符合实际;野外原型试验场地难寻、成本高、重复性差,还容易出现“想溃不溃”“险情失控”等问题……
  “我们团队在南科院原院长、土石坝工程专家陈生水的带领下,历经近5年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在摸清触发这些险情的影响因素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堤坝结构型式和险情发生发展过程控制装置,实现了设计目标,并授权5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宋智通说。
  看似寻常的模拟堤坝下藏着一个个精妙的“机关”。宋智通介绍,在模拟堤坝渗透险情时,安装了变水头渗流控制装置;在滑坡模拟区内部,通过控制气囊的升降速率,实现在滑坡速率可控条件下的滑动破坏;溃坝模拟技术源自室内溃坝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成果,在下游坝脚底部设置空腔层并填充合适的演练土料,实现了低水头条件下的溃坝过程模拟等,实现险情发生原理和现象逼真,保障训练安全高效。
  漫溢的抢护要点是“预防为主,水涨堤高”。在漫溢险情模拟区,一排紧紧卡在堤顶的黄色箱子十分惹眼。“这是我们研发的新型防汛应急抢险装备,叫做注水式应急防洪箱,通过给箱体注水,利用水体自重实现‘以水挡水’。可以快速构筑子堤,储运灵活,还可重复利用。”宋智通说。单这一个区域,就有L型防洪板、板坝式挡水子堤等4种新装备。训练场里的实战训练,也为探索防汛抢险领域的前沿技术、检验险情处置的新装备提供了有力支撑。
  历时一天半的实战训练结束,广西培训班的学员们齐聚指挥训练台,总结成果,分享体会。广西水利工程与河道管理中心主任陈春的发言引发共鸣,她表示,通过这次系统的教学和实训操作,对各种险情的发生原理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中也切实掌握了抢险技能,以后参加防汛抢险心里更加有底了。凭栏远望,整个训练场尽收眼底。多达11项30个科目的实战抢险训练,可以让受训人员在真实的模拟环境中,掌握抢险技能,积累实战经验。
  江苏滨江临海,水网密布,水系复杂,基层防汛抢险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防灾救灾成效。江苏防汛抢险训练中心抢险训练科科长陈祥喜告诉记者:“每年主汛期前是训练场最忙碌的时段。今年3月以来,各市县派出的600余名骨干已完成培训,回到当地后,1位骨干就是1名教员,继续扩大防汛抢险培训覆盖面。”令他感到鼓舞的是,汛期去盱眙县东风大堤等地开展技术支撑时,总有巡查或是抢险人员表示,用了在这所训练场里学到的方法,成功处置了多处管涌渗水险情。
  据介绍,自2018年投入运行以来,训练场连续6年承办江苏省防汛抢险救援实战演练,举办省内外各类防汛抢险专业技能培训班上百期,培训人数达上万人次,吸引了国内外近百家调研团队参观考察。
  未雨绸缪,以训应汛。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每一次精准的培训、每一场逼真的演练,都能让抢险人员在处理复杂险情时多一份从容,都在为现代化防汛体系添砖加瓦。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5月8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