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四川

四川:37%水土流失率如何破局?看万源“三跑田”变“金银田”

发表时间:2025-04-02

  □通讯员 罗玉文 龙源

  正是春耕时节,走进四川万源市庙子乡刘家坝村,目之所及,千亩梯田如大地指纹蜿蜒铺展,农机轰鸣声中,沉睡多年的荒坡正苏醒为希望的沃野。

  “过去,这里是一片片光秃秃的陡坡,下雨天泥沙跟到雨水跑,水土流失严重。现在通过滚筒岸坡改梯,农机能直接开进田里,效率翻番,收入也要跟着翻番!”刘家坝村支书代成美站在自家梯田边介绍道。

  得益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任河流域水土保持国债项目的精准施策庙子乡1600余亩三跑田蝶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2023年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数据显示,万源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511.7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7.19%。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的伤痛印记如何转化为生态红利?围绕水保项目促生态、生态优势促发展原则,一场因地制宜、因坡施治的水土流失治理战役在万源打响。 

坡改梯

  黄土坡变身金银田,立体治理解锁生态密码

  在庙子乡千亩示范园,呈现着独具匠心的水土治理景象。当地高于25度的陡坡区域创新采用“横向金银花固土+竖向玉米增收”的保土耕作模式,以生态反哺农业、农业滋养生态,成功解锁“保土密码”——

  横向上,沿着等高线种植当地特有的金银花,其根系发达粗壮扎根土里,将原本松散的坡面巧妙切割成一个个紧密相连的生态单元,紧紧抓住每一寸土壤。

  竖向上,在梯田垄间种植玉米。玉米植株在高差之间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有效阻拦了坡面径流,与横向的金银花根系默契配合,构建起“上拦下固”的严密水土保持体系。

  万源市地处豫西丘陵地区,这里不仅适宜种植洋芋、玉米等经济作物,也适宜种植菖蒲、杜仲、木通等中药材,发展富硒茶叶、生态康养等产业。如今借助坡改梯、保育耕作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据介绍,预计全市将增加耕作面积170余亩,估算每年每公顷增产粮食500千克,每亩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53元,经济作物年收入增加8.5万元。万源市水土保持中心副主任罗强算一笔细账:“20年效益计算期内,水土保持措施直接经济效益合计6955.10万元,真正让瘠薄地变成‘金银田’。”

  念好新时代治水经,宜居宜业织就民生图景

  水土保持编织的防护网,不仅守护绿水青山,更托起百姓的幸福年景。

  大竹镇任河畔,11公里宾格石笼护岸蜿蜒如龙,曾令人忧心的山洪沟,如今化身生态景观带。截排水沟、沉砂池暗藏玄机,集水保生态科研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园,已跃升为网红休闲打卡地。 

科普示范园

  在村庄周边,休闲院坝的建设更是别出心裁。配套齐全的健身器材,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大竹镇竹东村村民陈国利谈及这些变化,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河岸光秃秃的,一到汛期涨水,河岸就塌方,大家都提心吊胆。现在可好了,生态护岸修得又结实又好看,晚上还能在河边广场跳舞,日子比城里还舒坦!”

  生态反哺农业,发展滋养民生像这样依托水保项目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在万源已落地30余处。“这是全省单笔国债支持力度最大的水保项目,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们治理区改变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站在大竹镇岚溪村的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里,罗强自豪地说,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平方公里,年减少泥沙22.39万吨,拦蓄径流237.24万立方米。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山河修复工程,更是温暖人心的民生事业。

  当梯田成为风景,当洪水变为景观,万源以绣花功夫在巴蜀丘陵间绣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立体画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4月2日

作者:罗玉文 龙源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