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重庆

解锁丰都幸福“水密码”

发表时间:2025-04-03
  □本报记者 李攀 通讯员 谭靖
  多年前,不少人提起丰都,都有“远”“穷”的印象。重庆市丰都县地处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心,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
  在三峡后续工作项目和水利部定点帮扶的支持下,丰都不仅摆脱贫困,还探寻出一条绿色发展、夯基提能的破局之路,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步伐,将民生愿景变成发展实景。
  记者日前走进丰都,解锁这座千年古县新生的幸福密码。
  坚持生态优先,守住绿色家底
  蒙蒙细雨中,龙河宛如一条绿丝带,蜿蜒在两岸青山间。云雾缭绕,层峦叠翠,仿若仙境。

龙河丰都段生态廊道 丰都县水利局供图

  龙河是丰都境内最大的河流,在王家渡注入长江。保护好龙河,对推进长江大保护、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生态是丰都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潜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丰都的必然选择。”丰都县委书记、县总河长张国忠说。
  2019年,龙河(丰都段)成为全国示范河湖。丰都县下大力气推进龙河治理管护工作——为龙河设置“一河三长”,拆除沿线侵占河道的水泥厂和化工厂,关停畜禽养殖场,治理排污口,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打出了一套系统治水组合拳。
  “这个就是化工厂的工业遗存。”在双路镇花园社区的龙河湿地公园内,丰都县水利局水生态与河长制工作科副科长黄山指着矗立在龙河岸边的一座焚烧塔说,“我们在修建湿地公园时,特意留下了这个废弃的焚烧塔,时刻提醒人们龙河的水清岸绿来之不易。”
  污染源被清除了,生态修复了,设施完善了,环境变好了,湿地公园成为丰都的热门打卡点。但丰都对水生态的保护并未就此止步。
  丰都县紧紧抓住自然资源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推进龙河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小微湿地,改善河道生态,修建滨水步道,建设观景平台。
  “一期工程建成后,老百姓喜欢到这里健身、漫步、赏景,巴适得很。”丰都县水利局副局长杨金波介绍,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推进,预计于2026年3月完工,将新增3公里步道和3处休闲平台,配套建设凉亭、桌凳等设施,为市民打造一条集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丰都县建设了智慧河长系统,实现了龙河(丰都段)的水质自动检测和流域可视化监控,深化流域长效管护。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龙河(丰都段)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获评重庆市级幸福河湖。猕猴、白鹤等野生动物纷纷来此安家,沿线的发展良机也在悄悄孕育。
  三建镇绿春坝村受益匪浅。龙河水环境改善后,绿春坝村保家楼这处古村落逐渐被人们熟知。村里看准形势,通过招商引资把闲置的农房变成精品民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青砖黛瓦、池馆水榭,拱桥流水、青山环绕。“现在,保家楼已经建成民宿和星级农家乐20多家,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10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三建镇副镇长曾莉说。绿春坝村入选“2020年度中国最美十大乡村”,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的“逆袭”。
  守牢生态家底,已成为丰都发展经济的底线和前提,也是丰都新生的重要保障。丰都县近年来深入推行河湖长制,累计投入4.8亿元资金专项实施重要节点生态修复、河岸绿道防护林建设,持续推进长江库岸治理,长江(丰都段)及其支流稳定保持Ⅱ类水质,为丰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到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助力丰都高质量发展。
  夯实发展根基,增进民生福祉
  细雨初歇,培元中学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施工正酣。
  培元中学总投资3.59亿元,其中,三峡后续项目资金补助9800万元。建成后,将新增学位3600个,引进名校联合办学,进一步完善“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服务体系,留住优质生源。
  按照项目计划,今年9月,培元中学将迎来第一批学生。“目前工程已完成55%。我们正有序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工。”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陈黎明说。
  民之所望,力之所向。近年来,三峡后续工作紧扣民生所需,加大对丰都的支持力度,兜牢民生网底。
  2024年年底,由三峡后续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三峡库区防汛物资调度中心落地丰都。调度中心占地2.6万平方米,存储了抽水泵、潜水泵、探底雷达、冲锋舟等水利防灾物资,可联动周边3个区域的中心仓库,有效提高三峡库区水利防灾物资调运快速响应能力,最大程度满足包括丰都在内的重庆6个三峡移民区县和2个移民迁移区县的水利工程应急监测、巡防巡测和险情前期处置需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得益于三峡后续工作,丰都县实施了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交通道路在内的一大批项目,助力全县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15.3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18.75亿元,同比增长362.93%。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实现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得到积极回应。
  水利部高度关注丰都的发展,开展定点帮扶以来,从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为促进丰都新生注入强劲水利动能。
  如今在丰都,一个个水利工程落地开花。丰都先后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12座,构建起“一库连百塘串千池”的水网布局,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2024年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约20.9亿元,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梨子坪水库保障下游约2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 丰都县水利局供图

  得益于思源水库的建成,三建镇构建起以思源水库为“心脏”、山平塘为“动脉”、蓄水池为“静脉”的“长藤结瓜”式立体水源储蓄调配网络,将奔流不息的水源输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彻底结束了“忘水兴叹、靠天吃水”的历史。
  在南天湖镇,沱沱坝水库为当地输送稳定水源。在此基础上,几个村落探索通过集资入股的方式建设水厂,既改善了供水水质,还开拓了供水市场,股东从中获取收益,实现了饮水安全和经济效益双赢,走出了一条农村供水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新路子。
  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条条水渠滋润沃野良田,一项项帮扶举措回应民生所盼……水利部定点帮扶,强力推动丰都水利改革发展高歌猛进。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水利项目建设为牵引,加快补短板、增动能,勾勒出润泽丰都大地的壮阔图景。”丰都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水为基,丰都正蹄疾步稳地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征途上。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3日

作者:李攀 谭靖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