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执法赋权一线护灌区
袁惠渠灌区 本报通讯员 陈智 摄
袁惠渠灌区横跨江西省新余、宜春、吉安三市,宛如一条纽带,为区域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输送着“生命之水”。
然而,长期以来,这片灌区却因工程设施点多、线长、面广,陷入了管理困境。渠道岸线“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现象如同顽疾,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渠道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江西省袁惠渠工程管理局作为灌区的管理机构,虽肩负重任,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行政执法权,在处理水事违法案件时,袁惠渠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只能以劝导、协调为主。这种缺乏强制力的管理方式,使制止和惩处水事违法行为的效率大打折扣,力度不足,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我们发现了违法问题,却没有直接执法的权力,很多时候只能反复沟通协调,问题解决起来耗时费力,还容易反弹。”江西省袁管局工作人员说。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摆在江西省袁管局面前的一项课题。
在江西省水利厅政法处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江西省袁管局将目光投向了水行政执法委托,希望通过这一创新举措,打破管理僵局,解决灌区管理机构“看得见却管不着”、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管得着却看不见”的矛盾。
经过多方协调,7月30日,新余市水利局与江西省袁管局正式签订水行政执法委托书,将新余市水利局行使的涉袁惠渠工程行政执法职能委托给袁管局代为行使,为江西省袁管局注入了“执法力量”,有效解决了袁惠渠灌区水行政执法面临的权责不一、执法缺位、管理力度不强等问题。与此同时,江西省袁管局的11名干部职工成功通过了江西省2025年第二季度执法资格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为后续执法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意味着我们今后在维护袁惠渠灌区水事秩序方面有了更强有力的手段。”江西省袁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一举措将助力全面保障袁惠渠灌区防洪供水安全。
获得执法权只是第一步,用好执法权,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执法队伍,成为江西省袁管局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江西省袁管局计划全面加强灌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法律素质。同时,编制灌区水行政执法操作规程,对执法流程进行细化和规范,确保每一次执法都有章可循、合法合规。对于涉渠违法行为,江西省袁管局将动真碰硬、违法必究,做到执法到位、纠错到位、整改到位。
“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向违法行为亮剑,切实依法维护好袁惠渠工程合法权益及良好水事秩序。”江西省袁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9日
作者:刘嘉晟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