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向家坝灌区工程加快推进为川南“解渴”
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会诗沟渡槽 本报通讯员 李胜海 摄
□本报记者 谢奇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不筑坝、不设闸,因势利导,让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如今,水利人接续奋斗,汲取治水智慧,向着“再造一个都江堰”的宏伟目标进发,加速推进向家坝灌区工程建设,填补川南经济区没有通水跨市骨干水网项目的空白。
破局:“久渴”川南接入骨干水网
“现有水利工程主要为区域性和局部性工程,存在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骨干水网建设滞后等问题,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调配水资源迫在眉睫。”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处川南的宜宾、泸州、自贡、内江曾面临“守着河水等水”的窘境。
2月6日,随着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岷江江底隧洞节制闸门顺利开启,清澈的金沙江水奔涌而出,流入川南地区,为宜宾、自贡、内江3市7县(区)缓解用水难。据悉,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设计灌溉面积达51.27万亩,多年平均供水量3.74亿立方米,惠及140万人口。?
作为四川省“六横六纵”水网核心工程之一,向家坝灌区工程分两期建设,总投资500亿元,供水人口约754万人。工程从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引水,由取水口、渠道、囤蓄水库、提水工程等组成。
其中,一期工程年供水量达8.47亿立方米,分两步实施,一期一步工程于2024年12月通水验收。“一期二步主体工程预计2028年年底完工。届时,川南地区长江以北、沱江以西的区域将用上洁净的金沙江水。”四川省向家坝灌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向家坝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饶雪峰介绍。
据了解,向家坝灌区二期工程已经列入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清单,工程任务为农业灌溉、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建成后供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涉及宜宾、泸州、自贡3市16个县(市、区)及云南省昭通水富市。
“向家坝灌区工程二期已签订可研、初设勘察设计合同,全面启动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力争今年获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明年开工建设。”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工程建设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岷江江底隧洞出口位于岷江北岸、岷江特大桥旁,顺着步梯登上倒虹吸隧洞工程竖井,墨绿色的井水深不见底。
“通水后才看得到底下的水面,要是直通下去,有114米深呢!”向家坝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人石科说。
“这是四川省水利行业建设过程中,首次采用大直径双模盾构下穿岷江江底隧洞。”据石科介绍,隧洞全长1350米,需要下穿长约400米的岷江江底,江底覆土埋深最浅仅11米。该隧洞是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控制性节点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克服高水压、基岩裂隙水、地层破碎、刀盘结泥饼等不利因素,一举创下我国水利行业‘最大开挖直径的双模盾构机穿江、超深大直径接收竖井’两项国内纪录。”据施工方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接下来的一期二步工程中,还将面临许多重难点工程,例如邵家坝渡槽采用钢箱结构跨越渝昆高铁线,最大跨度52米。“很多工作都是创新和探索,我们有信心攻克难题,早日完成施工任务。”
保障:清水润泽民生助力产业发展
宜宾市位于?金沙江、岷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是长江干流地理意义上的起点。站在“长江零公里”标志点眺望远方,清澈的金沙江水穿城而过。
“得益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已建成的梯级水电站群协同拦沙,以及岸线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创新等,金沙江的水质优于其他河流,将大幅度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为农业灌溉等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宜宾市水利局局长秦孟刚高兴地说。
向家坝灌区覆盖的宜宾、自贡、内江、泸州等地,既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也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通水后,提供农业灌溉和农村供水1.1亿立方米,城镇生活及工业供水2.64亿立方米,优质的金沙江水广受群众好评。
“这么好的水,喝着心情都好,身体更好!”“我家里面这几天烧水,锅里面的水垢都没得了。”……在自贡市富顺县木桥沟水库,当地群众来到木桥沟水库,看着一渠清水沿渠道倾泻而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川南地区是我国高端白酒重要产地之一,但受制于季节性缺水,导致发酵工艺稳定性不足。
“金沙江深层水稳定供应,使酒体微量元素构成更趋标准化,对提升高端酒品意义重大。”得益于向家坝灌区工程,川南地区酿酒企业的高质量生产有了基础保障,泸州、宜宾等产区也将彻底解决枯水期取水难题。
同时,由于工业用水得到稳定保障,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将吸引更多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进一步发展壮大,更好地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服务。
展望:擘画“水润天府”新蓝图
灌区是水网建设的“毛细血管”,承担着水资源输配、农田灌溉和生态涵养等基础功能,是水网体系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
作为全国第一大灌区,都江堰灌区持续扩容,今年计划用水面积达1164.7万亩,并向内江市资中县首次供水,标志着其供水范围首次延伸至川南经济区。
随着向家坝灌区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都江堰、向家坝两大灌区协同发力,对保障川南经济区城乡供水安全、助力建成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具有重要意义,为支撑四川“六横六纵”骨干水网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向家坝灌区工程只是四川水网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四横三纵”水网主骨架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连接西南区域水网与“主网”的纽带,四川水网正在加速成形——
2024年新开工广元渔洞河水库等10处骨干工程,达州固军水库等一批大中型项目完成截流、蓄水、通水等时序进度,巴中黄石盘水库实现下闸蓄水验收,紫坪铺水利枢纽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亭子口水利枢纽竣工验收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四川加快打通水资源配置堵点,配套实施干支斗农渠水网联通体系,不断织密织牢从“水源头”到“水龙头”、从骨干渠系到田间末端的省市县乡水网。
四川省水利厅厅长董里表示,将以《四川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为引领,科学谋划“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聚焦“项目攻坚年”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构建“六横六纵”为主骨架,“纲、目、结”有机衔接的现代水网,更好实现水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作者:谢奇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