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文化

红旗渠精神的清廉底色

发表时间:2025-04-10

  □王晓妍

  河南林县红旗渠既是一条生命渠、幸福渠,也是一条清风渠、廉洁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蕴藏着丰富的廉洁元素。

  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

  1957年,林县县委迅速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作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议。在邻近的山西省平顺县考察引漳入林工程后,林县县委于1960年2月决定开工修建红旗渠。

  红旗渠动工之初,林县县委成立了中共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和工程总指挥部,坚持书记挂帅,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通过工地党委和15个党总支,320个党支部,把红旗渠上1673名共产党员组织在了一起。各公社党委和农村、机关基层党总支部,都坚持书记挂帅,党政群团都置于党委统一领导之下,以党的组织建设来保证党的领导作用。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针对民工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思想问题,林县党委带着问题组织学习讨论,使广大民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干劲,树立了信心。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工地上相继涌现出98个标兵连、233个董存瑞标兵班、117个李改云突击队、2472个模范人物,成为完成艰巨任务的骨干力量。

  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

  修建红旗渠的唯一目的是解决林县人民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吃水和灌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就是为林县人民谋利益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林县县委踏遍青山,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握民心,做出了引漳入林的决策,毅然决然地带领全县人民开山修渠,充分彰显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负责的大无畏气魄。

  引漳入林工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动员令发出一晚便动员了数万民工奔赴太行山。在10年修渠过程中,3万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民兵冲锋在前,30多万人次自发到工地参与建设,连孩子们放学回家,也都主动扛几块石头送到工地。

  率先垂范的政治担当

  林县党员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县委书记杨贵带领的县委一班人。工地民工住宿搭席棚时,芦席短缺。杨贵带头,县委机关、县政府机关、县直各局委机关和厂矿、学校的干部职工纷纷响应,把自己的席子抽出来送到工地,累计收集了3000多床席子,民工住宿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当时,粮食供应紧张,渠上的干部主动降低补助标准,省下来用于补助民工,从1960年2月到1961年6月,5次调整补助标准,民工补助都高于干部补助。

  由于国家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引漳入林工程受到了质疑。1960年11月,上级要求进行“百日休整”,为早日解决林县群众的吃水问题,杨贵和县委一班人顶着压力留下300多名青壮劳力,继续开凿二期工程的咽喉——600多米长的隧洞(青年洞)。1961年7月,在地委会议上,面对各种非议和流言,杨贵坚定地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修建红旗渠为的就是林县的群众,我问心无愧。”

  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

  修渠大军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物、管事。在干部管理制度上,重点破除特权,促进干部清正廉洁做表率。实行“五同”制度,干部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推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规定党员干部要带头到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去劳动。一方面促进干部讲规矩有纪律,干部自然“不能腐”,而且还要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方面树立表率。另一方面,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结下深厚的情谊,自然也不会去贪占群众利益。

  在财物管理制度上,工程总指挥部就钱款、物质管理出台一系列制度,如《林县引漳入林工程总指挥部关于生活管理和财务开支的制度》等,杜绝徇私舞弊、贪污浪费。在行为规范制度上,为了严格施工纪律,工程总指挥部制定并发布《民工应遵守的十项制度》,促使民工养成廉洁做事的好习惯。

  严格有力的监督问责

  工程总指挥部规定在总干渠、干渠埋设质量责任碑,碑上刻写完成修渠的社队名称,日后渠道如有倒塌、裂缝漏水等问题发生,哪个社队修的,就由哪个社队负责返工补修。这样相当于终身负责制,同时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督促各修渠社队严把工程质量关。

  在红旗渠工程建设过程中,依靠群众监督,以批评、建议、检举、揭发、举报等方式,对所有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1960年,林县以“三反”运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反浪费比节约,反事故比安全,反官僚比深入”的三反三比运动。红旗渠各工地深入开展各种检查和清算,对于查找出来的各种问题通过开展辩论、批评教育、惩治纠正等及时解决。1960年2月至1965年12月,林县监察委员会先后党政纪处理12人。

  廉洁奉公的自律自觉

  修建红旗渠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却没有出现严重的贪污或挪用修渠资金行为,没有一个领导干部盗用修渠物资,没有一个领导同志为自己的亲属谋私利,没有较严重的失职渎职现象。

  当时林县很多领导同志的家都不是林县的,但他们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设计,广泛发动群众,合理安排人力,节约集约资源,只为办好红旗渠这一天大的公事。

  红旗渠精神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澄明如镜的初心,丈量着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必达的寸寸步履,也为新时代加强水利廉洁文化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精神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4月10日

作者:王晓妍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