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月堤背后的治黄故事
□通讯员 张彩红 张凯 海澜
在山东阳谷县金堤张秋涵闸下游约740米的金堤背河,有一片占地约1.2公顷的树林,平面大致呈三角形布局。这里就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张秋金堤抢险时所筑月堤(又称转堤)所在地。2016年,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实施,月堤被平整成一个高约3米的平台,栽植上了生态林,如今这里已经是绿意盎然,鸟声阵阵。
2016年3月张秋月堤原貌
黄河改道续修金堤
公元69年至70年,王景带领修堤大军,上自河南荥阳(河南郑州附近)下至千乘(山东高清附近)筑起千里黄河长堤,谓之金堤。然而,历经千年河道变迁、洪水冲刷以及垦地种植等,到清末时期,金堤出现断节现象,防洪保安全存在很大威胁。
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当时清廷忙于镇压农民起义军,无暇顾及黄河的修治,黄河在濮阳、范县、寿张县以南地区泛滥,沿河居民于咸丰七年(1857年)开始沿河修筑民埝,期望用民埝来阻挡洪水,保护家园。但是,在洪水面前,这些民埝往往被冲垮造成洪水危害,金堤成为防御洪水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对金堤的维修和加固成为当务之急。据史料记载,同治二年(1863年)、同治三年(1864年)、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对久废的金堤进行了修补和加培。光绪元年(1875年)4月,山东巡抚丁宝桢完成贾庄堵口后,抢修了二百五十余里长的南岸长堤,又以北岸堤工赶办不及,先修金堤以为屏障,濮、范、阳谷各县共计修补一百多里。同年六月北金堤修补“一律完竣”。张秋运河口以下之金堤,是清代光绪年间修的。光绪九年(1883年)廷谕山东巡抚陈士杰议于张秋以下两岸建立大堤,“去水四、五百丈”,勘明基址,先后兴工,翌年5月陆续告成。北岸长堤,上接濮、范金堤,东阿、平阴、利津共长四百九十八里(《聊城黄河大事记》),地势较高定以底宽五丈,顶宽一丈,高八尺。从光绪十年(1884年)开始,实现了堤埝兼修,形成了官堤(金堤)、民埝(今临黄堤)双重堤防。张秋月堤位置,就在张秋运河口以下新修的金堤堤段背河。
金堤抢险修筑月堤
月堤,也称围堤,因形似弯月而得名。月堤是为防护需要在堤防临河面或背河面修筑的临时性挡水围堰。月堤的两端和堤防相连,可以将堤防出险处围住。1884年黄河伏秋大汛期间,洪水冲破低矮脆弱临黄民埝,沿金堤行洪。刚刚续修的金堤因出现漏洞造成堤防决口,张秋月堤就是抢护这次险情所实施的抢险工程。
据《阳谷县水利志》记载,“清光绪十年(1884年),旧历8月13日下午,张秋挂剑台东即张秋潭坑决口,决口长150米,首先由漏洞、堤身蛰陷、坍塌而决口,利用口外修筑围堤,堤身顶宽6米,临河边坡1:3,背河1:25;后戗顶宽4米,边坡1:3……于当年秋后合龙。”这里所说的围堤,就是月堤。张秋月堤系背河月堤,在背河围住出险点,这样也方便抢险。另有史载:“1884年8月13日,黄河水大涨,顺金堤东北流。先从初成金堤外底部隔堤涌出黄河水,继而冲破金堤形成决口,宽45丈(清光绪年间,一尺相当于今0.32米,一丈相当于今3.2米)。后以口外修筑转堤(月堤)之法,于当年秋合龙。”这些历史记忆告诉后人,这次决口因堤防漏洞引起,当时采取了背河月堤抢护措施,为增强月堤抗水强度和稳定性,还在月堤背坡修筑了戗台。
这段月堤并非规整的半月型围堤,从平面上看像是一半切开的水瓢头大尾小,从现代卫星图上看则大致呈三角形布局。2016年3月卫星(天地图)所拍摄的张秋月堤拆除前长约460米,金堤堤顶到月堤堤顶最远处垂直距离约90米,月堤北部距离金堤较宽,而向南逐渐收缩至金堤。从如今平整后的地形测量,月堤平台顺堤长约330米,月堤平台最远点至与金堤背坡交汇处垂直距离约70米,整个平台面积约1.2公顷。
这次堤防决口,将张秋城东农田冲刷出深数丈深的潭坑,俗称老潭坑。据说潭坑丰水时约150亩,枯水时约80亩,核心区约50亩。潭水远看深黑,近看格外清澈透明,5分硬币丢入2米深潭底时,可清晰分清币面正反。老潭坑全貌存在时间在1884—1987年,现已被陶城铺引黄灌区沉沙池所占去一部分。
金堤决口堵塞后,月堤作为临时建筑物没有拆除。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沿黄河岸边的民埝开始加高加宽,成为现在的临黄堤,金堤则成为金堤河滞洪区的北围堤,为第二道防线。自1884年秋张秋金堤决口堵塞后,月堤不再管理,堤上自然生出许多榆树、槐树、椿树以及其他杂树荆条等。之后,月堤堤顶存放抢险备防石,一直留存下来。
月堤变身面貌新
黄河宁,天下平。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0年至1985年,国家实施了“三次大复堤”,黄河堤防和金堤增高5米以上,加宽达30余米,抗洪强度得到极大提高。2015年至2016年实施了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阳谷金堤实施了防风浪冲刷段护坡工程,在堤坡整修中,张秋月堤被推平,形成一块高于背河堤脚约3米的平台,起着金堤戗台的作用。自此,这段历经130余年风雨沧桑的张秋月堤有了新风貌。2017年月堤平台进行了绿化,绿树成荫,成为鸟儿的天堂,发挥着良好的生态作用。如今的金堤犹如一道水上长城巍然屹立在金堤河边,相继经历了1949年、1963年、1991年、2000年、2010年、2021年等多次大洪水考验,保障了金堤河安全度汛。那道月堤也正以一种新的形式为提升金堤安全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作着新的贡献。
2024年9月张秋月堤绿化效果
当阳谷黄河职工们经过张秋月堤堤段时,往往会停下来看看堤防风景,感悟治黄智慧和力量,或者在古今堤防的交融中,再次讲起工程建设和月堤的故事,诉说金堤历史的沧桑,赞叹新时代工程的变化,时刻牢记肩上担负的责任。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4月14日
作者:张彩红 张凯 海澜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