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 题 > 新闻专题 > 一江碧水 两岸新绿 > 新成效

巫山大保护“样本”:治危岩 复植被 兴旅游

发表时间:2025-09-10
2022年项目实施后的重庆市巫山县江东咀
  □本报记者 杨东 通讯员 尹瑞
  暮色浸染长江时,重庆市巫山县宁江渡公园的观景台上,游客正举着相机拍摄落日。江水漫过新修的生态护岸,对岸的青山与波光粼粼的江面构成一幅灵动的水墨画。谁能想到,这片被网友称为“长江最美日落打卡地”的半岛,曾是危岩密布、植被荒芜的消落区?依托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的支持,巫山县在两江四岸消落区生态治理中交出了一份“生态修复+旅游富民”答卷。
  半岛焕新
  从危岩荒滩到网红打卡地
  站在宁江渡公园的亲水平台,巫山县水利局工作人员指着对岸的山体回忆道:“2015年红岩子滑坡时,整块山体滑入江中,看着就让人心惊。”位于长江与大宁河交汇处的江东嘴半岛,因两江水流常年侵蚀,曾是巫山县地质灾害最频发的区域之一。每到三峡水库蓄水期,145~175米的消落带裸露,岸线破败不堪,威胁城市安全,破坏生态景观。
  随着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的注入,一场生态治理攻坚战全面展开。工程团队首先打通了连接江南江北的安全出口通道,让半岛成为县城与景区的交通枢纽。随后,1万平方米的彩色透水步道蜿蜒铺开,2950米防腐木栏杆沿江而立,3250立方米生态挡墙稳固堤岸,“宁江晚渡”休息长廊、亲水观景台等设施相继落成。曾经无人问津的荒滩,摇身一变成为巫山县的网红新地标——宁江渡公园。“现在每天傍晚大家都来散步,周末游客更多。”在公园门口经营文创摊位的摊主王大姐说,“我这小摊一天能有好几百元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生态筑基
  刚柔并济保障长江安澜
  沿着江边的防腐木栈道前行,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嵌入江岸的格宾护垫,里面生长着茂密的狗牙根和芦苇。“这种护岸结构叫‘直斜复合式’,既能抵御洪水冲击,又能让植物自然生长。”项目总工程师张小林说,针对消落区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特性,工程团队创新采用“工程固基+生态覆绿”模式。
  在145~175米消落带,主要采用削坡减载、抛填块石和石渣料护脚、框格梁格宾护垫和生态袋稳定岸坡等方式来消除安全隐患。对175米以上部分,在进行整体打造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坚持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不搞人为造景。通过栽植乔木、灌木,铺设草坪,进行临江边坡生态复绿等方式,恢复原有山形山脉,营造森林植被体系并建设了宁江渡公园,江东嘴迎来了新生。
  “过去每到暴雨季,江水都会带走大量泥沙。”巫山县水利局工作人员说,项目实施后,有效增强了江东嘴生物涵养及生态改善综合能力,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从源头上保护了三峡库区水源的水质。
  融合发展
  激活生态经济新动能
  宁江渡口作为两江交汇的枢纽,虽不及朝天门声名显赫,却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情感。这里涵盖了“江、山、城、人、文”五个维度的丰富内涵,见证了巫山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脉络。从巫峡的起点到大宁河的开端,从巫山红叶的绚烂画卷到景城交融的示范区域,宁江渡口无疑是探索巫山之旅的起点,也是感受诗情画意与巴渝乡愁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宁江渡这样的小众景点,领略小三峡的雄奇,感受厚重文化底蕴。
  如今,站在宁江渡公园俯瞰两江交汇处,一条翡翠般的生态长廊蜿蜒舒展。“消落区治理不能只做‘减法’,更要做好‘加法’。”巫山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三峡后续工作的系统推进,江东嘴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生态修复带动了旅游发展,旅游收入又反哺生态管护,形成了可持续的治理闭环,为长江大保护提供了“治危岩、复植被、兴旅游”的样板。随着三峡后续工作的持续推进,更多像江东嘴这样的“生态断点”正在被串联成“绿色项链”,共同守护着长江母亲河的荡漾碧波。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6月7日

作者:杨东 尹瑞
责任编辑:陈帅